“我又胖了”是很多人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然而胖并非简单的表象,实际上可分为真胖和假胖。体质指数(BMI)以及体脂率都是判断胖瘦和健康状况的重要参考,不能仅以体重来评判。肌肉量高可能看起来胖却是假胖,体重不高但体脂率超标则是真胖,了解这些有助于人们更科学地认识自身身体状况。下面就来详细说一说真胖和假胖的相关知识。
要判断真胖还是假胖,有一些具体的标准可供参考。首先来说说体质指数(BMI)。BMI的计算方法很简单,即用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例如,一个人的体重是60千克,身高是1.6米,那么他的BMI=60÷(1.6×1.6)≈23.4。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BMI的正常范围在18.5至23.9之间。若BMI在24至27.9之间,就属于过重;而BMI达到28及以上,则属于肥胖。通过计算自己的BMI值,就能初步判断自己的胖瘦情况。不过,BMI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它不能准确区分脂肪和肌肉的比例。
此时,体脂率就显得尤为关键了。体脂率是指人体内脂肪重量在总体重中所占的比例。不同性别、年龄的体脂率正常范围有所不同。一般而言,成年男性的体脂率正常范围在15%至18%左右,女性则在20%至25%左右。随着年龄的增长,体脂率可能会略有上升。
如果一个人体重不高,但体脂率超标,比如男性体脂率超过25%,女性体脂率超过30%,即使体重在正常范围内,也属于真胖。因为体脂率高意味着体内脂肪堆积较多,这会对健康产生潜在威胁。而有些人肌肉量高,比如经常进行力量训练的人,肌肉比较发达,可能看起来比较壮实甚至有点“胖”,但实际上他们的体脂率可能是正常的,这种情况就属于假胖。
真胖和假胖的形成原因是不同的。先来看真胖的形成原因:
再说说假胖的形成原因:
真胖和假胖对身体健康的影响也有所不同。真胖对健康的危害较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而假胖中的肌肉量高对身体健康有很多积极作用:
不过,假胖中如水肿等异常情况如果长期存在,也可能会带来一些潜在的健康风险,比如影响血液循环、加重肾脏负担等。
总的来说,真胖和假胖的判断标准、形成原因以及对健康的影响各有不同。不能仅凭外观或体重来判断胖瘦,应综合考虑身体成分,关注体脂率等指标。人们要重视自身健康状况,通过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方式维持良好的身体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