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位30岁女子因疯狂减重而被紧急送往医院的事件引发关注。小雨(化名)为追求理想身材,在3个月内通过节食狂减27斤,却没想到给自己的健康埋下了隐患。她因腹部剧烈绞痛被送进急诊室,经B超检查发现,胆囊内竟堆积着4颗结石,其中最大的直径达1.2厘米,有一颗卡在胆囊颈部引发了急性炎症。
快速减重对健康的危害不容小觑。医生指出,快速减重会让脂肪分解产生过量胆固醇涌入胆汁,而胆汁酸分泌却不能同步增加,这就容易形成胆囊结石。数据显示,快速减重人群的胆囊结石发病率比常人高出3倍至5倍。小雨在减肥期间饮食结构极为单一,基本只吃鸡胸肉和蔬菜沙拉,日均脂肪摄入不足10克,这无疑进一步加剧了胆囊结石的发生风险。而且她从三月份开始就时不时腹痛,但一直没当回事,直到症状严重才去医院,结果查出了大问题。
小雨的饮食以低脂、高蛋白为主,缺乏足够的脂肪摄入,这严重影响了胆汁酸的分泌平衡。胆囊需要脂肪刺激来促进胆汁排出,长期低脂饮食会导致胆汁淤积,胆固醇结晶更易沉积形成结石。
短时间内大量减重,体内脂肪分解速度加快,胆固醇水平急剧升高,大大增加了胆囊结石的风险。研究表明,当每周减重超过1.5公斤时,胆汁中胆固醇饱和度会显著升高。
小雨在出现腹痛等早期症状时没有及时就医,延误了治疗时机。胆囊结石引发的胆绞痛具有阵发性特点,早期干预可避免发展为急性胆囊炎等严重并发症。
出现右上腹持续疼痛(特别是进食油腻后)、肩胛区放射痛、发热等症状时,应立即禁食并就医。临床常用解痉止痛药物联合抗生素治疗急性胆囊炎,严重者需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典型症状包括"脂肪餐后右上腹绞痛向右肩放射",可能伴随恶心、呕吐。不典型表现需与胃病鉴别,可通过腹部超声明确诊断。
推荐采用"限能量平衡膳食"(每日减少300-500大卡),配合抗阻训练(每周2次)保持肌肉量。可参考《中国超重/肥胖医学营养治疗指南》制定个性化方案。
临床统计显示,快速减重3个月后胆囊结石发生率可达25%。建议减肥期间每天保证5-10克ω-3脂肪酸摄入(如亚麻籽油),可降低胆汁胆固醇饱和度15%-20%。
科学减重需要遵循生理规律,建议在营养师指导下制定计划。当出现食欲持续减退、月经紊乱、乏力等信号时,提示可能存在营养失衡,应及时调整方案。记住:健康本身就是最美的体型。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页内容撰写过程部分涉及AI生成(包括且不限于题材,素材,提纲的搜集与整理),请注意甄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