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在2013年因《来自星星的你》热播而掀起热潮的韩式炸鸡,如今却风光不再。从2018年起,韩式炸鸡行业逐渐走向衰退,韩国本土有8400多家店铺关闭,平均每小时就有一家店倒闭,中国市场热度也大幅下降。曾经的顶流小吃为何会逐渐失宠,让我们一起来探究背后的原因。
健康隐患VS饮食观念:冲突加剧致失宠
韩式炸鸡热量较高,每100克含有大约300 - 400大卡的热量,以及15 - 20克的脂肪。而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每日脂肪摄入量,女性约为50克,男性约为65克。长期食用油炸食品,患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会增加23% - 37%。高温油炸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可能破坏血管弹性,危害血管健康。 随着《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等健康理念的普及,消费者对高油高脂食品的警惕性大大提高。2020 - 2023年间,轻食沙拉、空气炸锅料理等低脂饮食趋势不断增长,而韩式炸鸡的市场份额却在同步下降。一项消费者调研显示,68%的受访者因为健康顾虑减少了油炸食品的摄入频率。
产品创新滞后: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韩式炸鸡的口味体系相对固化,主要依赖甜辣、蜂蜜芥末等3 - 4种酱料来维持产品线。反观中式炸鸡,近年来推出了藤椒、奥尔良等多种风味组合。Z世代消费者热衷尝试新式餐饮,而韩式炸鸡在联名营销、季节限定产品方面创新不足。 外卖平台数据显示,炸鸡类订单中搭配蔬菜沙拉的用户比例从2018年的12%上升到了2023年的41%,这反映出消费者对营养均衡的需求在增加。然而,韩式炸鸡仍然以啤酒、炸薯条等高热量配餐为主,单一的碳水化合物加高脂组合不符合现代饮食理念。
健康替代方案崛起:开辟新路径
部分餐饮品牌通过技术革新改良了传统炸鸡工艺,例如采用空气炸制、低筋面粉裹粉等技术降低油脂含量。有案例显示,当炸鸡脂肪含量降至12克/100克后,复购率提升了35%。 对于韩式炸鸡的转型升级,存在多个优化方向:一是开发高蛋白低脂的鸡胸肉产品线;二是搭配羽衣甘蓝等健康配菜;三是推出小份装来控制热量摄入。相关研究表明,合理控制油炸参数可有效减少30%有害物质的生成。 食品行业需要将健康理念纳入产品研发体系,因为消费者已从"尝鲜型消费"转向"健康可持续型消费"。餐饮企业可通过建立营养顾问团队进行产品优化,消费者也可通过控制食用频率(建议每月不超过2次)、搭配高纤维食物等方式科学享用,实现美味与健康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