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世界新闻科学探索

“社恐”是如何一步步演变成惊恐障碍的?

作者:张熙
2025-05-07 09:55:01阅读时长2分钟905字
“社恐”是如何一步步演变成惊恐障碍的?
心理科惊恐障碍社交焦虑障碍心理健康现代生活压力心理治疗药物辅助认知行为疗法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自我调节技巧社会支持系统

内容摘要

社交焦虑障碍长期未得到有效管理可能演变成惊恐障碍,表现为突发性心悸、窒息感等。现代生活压力加剧了心理负担,需重视心理健康,通过心理治疗和药物辅助等方式进行干预。

近期,29岁的小钟一个月内两次拨打120急救电话的事情引发关注。第一次是在上班途中,他突然胸闷、心跳加速,还伴有强烈的恐慌感,以为心脏病发作;第二次在家中休息时又出现类似症状。被送往深圳大学总医院后,详细检查却未发现器质性病变,最终在临床心理科确诊为“惊恐障碍”。医生指出,这与他长期心理压力、社交焦虑密切相关,该事件也让大家开始关注“社恐”与惊恐障碍的关联。

“社恐”是如何演变成惊恐发作的?

“社恐”即社交焦虑障碍,核心是回避社交;而惊恐障碍则表现为突发性躯体症状与急性焦虑,二者在临床上有明显差异。从生物-心理-社会模型来看,长期的社交压力会诱发神经内分泌紊乱。就像小钟,长期处于社交压力下,体内皮质醇升高、5-羟色胺失衡,最终导致惊恐发作。研究数据显示,全球约2.7%的人群受惊恐障碍困扰,其中30%的患者因误判症状频繁就医,造成了医疗资源的浪费。

现代生活压力是如何压垮心理防线的?

现代生活中,职场竞争激烈,人们时刻担心业绩不达标;社交媒体上他人的评价也容易让人产生焦虑;人际关系日益复杂,都加剧了心理负担。当大脑杏仁核过度激活时,身体会误判威胁,引发“躯体化反应”,出现类似心脏病发作的症状,如心悸、窒息感等。小钟作为高学历人群,对社交表现过度关注,常常自我苛责,这也成为了他惊恐发作的压力诱因。

怎样区分惊恐发作和躯体疾病?

惊恐发作有一些典型症状,比如突发性心悸、手抖、濒死感、过度换气等,这些症状通常在10分钟内达到高峰,而且没有明确诱因。而心脏病发作可以通过心电图、血液检测等医学检查来区分,这样能避免误诊。

有哪些干预惊恐障碍的好办法?

心理治疗

以认知行为疗法(CBT)为核心,通过暴露疗法让患者逐步降低对社交场景的恐惧,纠正像“窒息=心脏病”这样的灾难化思维。

药物辅助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或苯二氮䓬类药物可短期使用,但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自我调节技巧

正念呼吸法、渐进式肌肉放松训练能帮助患者在发作时快速稳定情绪。

如何构建社会支持系统?

社区应完善心理健康筛查,通过网格化管理早期识别高危人群,防止病情恶化。企业和学校也应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减少职场与学业压力对心理健康的不良影响。

小钟的经历警示大家,要重视心理健康,正确认识“社恐”与惊恐障碍,摒弃错误思维。医疗机构要加强心理科与急诊科协作,提升公众对心理疾病的辨识能力。若出现类似症状,应主动寻求专业帮助。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页内容撰写过程部分涉及AI生成(包括且不限于题材,素材,提纲的搜集与整理),请注意甄别。

相关新闻

太空出差真会影响女航天员生育能力吗?真相来了!
守护生命健康安全,水上旅游需构建‘监测-防护-救援’链条!
揭秘生理性厌恶:7种表现、4大危害与拯救策略!
章子怡摔倒敲响警钟,舞台安全问题何去何从?
禽流感感染的三大隐患与应对三大策略,你了解吗?
神舟十七号背后:医疗救护队如何守护航天员健康?
建议!立即检查消防通道,学习火灾逃生三要素!
外骨骼爬山神器虽好,理性使用才能规避健康风险!
建议!艾灸爱好者选正规渠道,共促行业规范化!
生育率区域差异藏着哪些健康隐患和应对办法?

7日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