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世界新闻科学探索

敲响警钟!孕产妇务必重视孕期心脏健康监测!

作者:张熙
2025-05-06 09:30:01阅读时长3分钟1087字
敲响警钟!孕产妇务必重视孕期心脏健康监测!
急诊科心律失常孕产妇心脏健康室上性心动过速食道电极导管孕期心脏监测心力衰竭胎儿缺氧迷走神经物理干预心电图筛查生活方式管理紧急联系卡妊娠心脏负担产检

内容摘要

孕产妇心脏健康监测至关重要,突发心律失常可能导致心力衰竭和胎儿缺氧。食道电极导管技术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预防与应对需两手抓。

近日,陕西西安第四医院急诊科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命救援。一名36周孕龄的孕妇,突发心悸被紧急送医。当时心电监护显示,她的心跳竟高达200次/分钟,而正常心率范围仅为60 - 100次/分钟,且心律完全紊乱。情况万分危急,医护人员迅速判断这是严重心律失常,果断采用食道电极导管介入治疗,仅约10分钟就成功将孕妇心率降至正常范围,保障了母婴的生命安全。这一案例,凸显了孕期心脏健康风险的突发性,也体现了先进救治技术的关键作用。

孕产妇心律失常:致命的“隐形炸弹”

心率超过200次/分钟,属于室上性心动过速或室性心动过速,这可是个极其危险的信号。它可能导致心力衰竭、胎盘供血不足,严重时甚至会造成猝死。孕妇本身心脏负担就因妊娠大幅增加,突发心律失常会让血氧交换障碍加速,直接危及胎儿,导致胎儿缺氧。引发心律失常的原因有很多,孕期激素变化、血容量增加、电解质失衡(像低钾、低镁)以及潜在的心脏基础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等都可能是诱因。此次案例中的孕妇,病因尚未明确,但急诊医生推测可能与近期劳累或感染有关。孕妇一旦发生心衰,极有可能引发胎儿窘迫,而常规抗心律失常药物如胺碘酮又存在致畸风险,所以在治疗时需要选择对胎儿影响最小的物理干预手段。

食道电极导管技术:孕产妇的“救命稻草”

食道电极导管技术是怎么发挥作用的呢?它是通过鼻腔插入一根细导管,到达食道后,利用电极释放微弱电流刺激迷走神经,诱发恶心反射,从而终止异常心律。这种方法无需药物,操作时间短,在这个案例中约10分钟就见到了效果,而且并发症风险低于导管消融术。对于孕产妇来说,传统药物可能会通过胎盘屏障影响胎儿心脏发育,而这种物理干预直接作用于神经反射,就成了孕中晚期危急情况下的优先选择。不过,该技术也有局限性,它需要专业团队操作,并且仅适用于部分心律失常类型,如房颤、阵发性室上速。目前国内三甲医院急诊科普及率较高,但基层医疗机构还需要加强相关培训。

孕产妇心脏健康管理:预防与应对两手抓

孕28周后,建议孕妇增加心电图筛查频次,密切关注静息心率,留意胸闷、头晕等症状。像此次案例中的孕妇,如果在发病前两周出现过轻微心悸却未及时就医,很可能就会延误早期干预的窗口期。在生活方式上,孕妇要避免高温环境,比如桑拿,也要避免剧烈运动,以减少血流动力学波动;采用左侧卧位睡眠,这样能改善心脏供血;每天盐分摄入要控制在5g以内,预防水肿导致心脏负荷加重。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孕妇出现心悸时切勿自行用药,应及时就医评估。此次案例中,家属在症状出现后30分钟内就将孕妇送医,这是救治成功的关键因素。

这个案例给所有孕产妇及家属敲响了警钟,孕期心脏健康监测要和产检一样重视。医疗机构应加强高危妊娠筛查,公众也要提升对“胸闷可能是心脏病而非普通妊娠反应”的认知。建议孕妇随身携带“紧急联系卡”,注明既往病史及用药禁忌,为突发情况争取宝贵的黄金救治时间。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页内容撰写过程部分涉及AI生成(包括且不限于题材,素材,提纲的搜集与整理),请注意甄别。

相关新闻

建议晚期肺癌患者主动参与治疗决策,与医生共抗癌!
参与极限运动要牢记:评估风险,选合规机构保安全!
各方携手!共同为儿童筑起数字时代心理防线!
别让老人再撞树!科学健身建议助筑健康晚年
面对富硒产品虚假宣传,消费者该如何识别与防范?
高强度训练下,如何预防不同年龄段的运动损伤?
建议!胃癌早筛四招及预防生活方式请收好!
3个月暴瘦50斤风险大,合理减重3个月应15 - 30斤!
别让吸烟毁健康!快行动,一起营造无烟环境!
美白产品汞超标乱象频发,监管何时才能到位?

7日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