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世界新闻科学探索

美白产品汞超标乱象频发,监管何时才能到位?

作者:范志远
2025-05-04 09:35:01阅读时长3分钟1117字
美白产品汞超标乱象频发,监管何时才能到位?
肾内科肾病综合征汞中毒美白产品汞超标美容院监管消费者教育肾脏损伤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驱汞治疗重金属检测健康意识无汞产品正规渠道

内容摘要

使用含汞超标的美白产品可能导致肾病综合征等严重健康问题。汞中毒会影响肾脏、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需加强监管和消费者教育以保障公众健康。

近日,浙江义乌市中心医院收治了两位特殊的患者——34岁的小金和35岁的小郑姐妹俩。两人在年初经美容院推荐购买了“高效美白祛斑霜”,刚开始用的时候皮肤明显变白,效果显著。可没过多久,两人都出现了下肢水肿、泡沫尿等症状。到医院一检查,尿蛋白超标近50倍,被确诊为肾病综合征,而病因正是长期使用含汞超标的美白产品。这一事件引起了公众对美白产品安全性的高度关注。

汞中毒:健康的隐形杀手

汞是一种具有蓄积性的重金属,长期接触会引发慢性中毒。在这次事件中,姐妹俩尿蛋白超标50倍,正是汞通过肾脏排泄时损伤肾小球的典型表现。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发展成肾衰竭。汞中毒还会引发全身性症状,包括记忆力减退、震颤及高血压等。

从病理机制看,汞经皮肤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后,优先在肾脏蓄积,导致肾小管和肾小球功能障碍。初期表现为蛋白尿、水肿,后期可能出现肌酐升高、肾功能不全等症状。医学研究显示,汞中毒患者中肾病综合征发生率可达70%,且恢复期往往需要数月甚至更久。

汞对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危害同样值得警惕。其不仅会干扰神经递质合成引发头痛、失眠,还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增加动脉硬化风险。世界卫生组织指出,长期低剂量汞暴露与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上升存在关联。

美白产品汞污染:监管何时到位

美白产品中汞超标多因非法添加汞化合物(如氯化亚汞),这类物质可快速抑制黑色素生成,带来短期美白效果。但我国《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明确规定汞为禁用成分,非法添加属于严重违法行为。

此次涉事产品通过美容院渠道销售,这类非正规渠道常存在产品来源不明、未经备案等问题,消费者难以追溯产品信息。尽管国家规定化妆品汞含量限值≤1mg/kg,但基层市场监管存在抽检覆盖率低、快检设备不足等现实困境。部分美容院还以"定制配方""草本萃取"等话术规避监管,需加强线上线下联合执法力度。

汞中毒应对:医疗与预防并重

发生汞中毒应立即停用相关产品,通过血液透析联合螯合剂(如二巯丙磺钠)驱汞治疗。肾病综合征患者需长期使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控制蛋白尿,严重病例可能需要肾脏替代治疗。

消费者选购美白产品时需注意:

建议药监部门建立美白产品专项抽检机制,重点监管美容院渠道。消费者可通过"国家药监局"APP查询备案信息,发现可疑产品及时拨打12315举报。

此次事件暴露出非法美白产品的健康威胁及美容院渠道监管漏洞。公众应提升健康意识,避免追求"速效美白",定期监测肾功能指标。若出现不明原因水肿、泡沫尿等症状,需及时排查汞中毒。只有消费者与监管部门形成合力,才能真正守护公众健康。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页内容撰写过程部分涉及AI生成(包括且不限于题材,素材,提纲的搜集与整理),请注意甄别。

相关新闻

高血压患者必看!这些建议助你远离脑出血风险!
建议:科学管理体重,预防类风湿性关节炎!
南方居民注意!春季防臭屁虫危害的实用建议
广州樱花果似樱桃,为何让人误食且存在健康风险?
外貌焦虑47%!未成年术后并发症率2.3倍,医美乱象谁来管?
口腔健康差,小心引发吸入性肺脓肿!
网红轻食暗藏哪些健康雷区?又该如何破解?
人人学海姆立克急救法,共筑生命安全健康防线!
全民学急救!补齐技能短板守护生命健康!
公众社会齐行动,共筑罕见病医疗保障生态!

7日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