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江苏张家港市发生了一件令人动容的事,80岁的郁阿婆在田间劳作时不慎跌入两米深的河中,85岁且身患癌症的邻居姚士章老人听到呼救声后,赤脚飞奔到河边,毫不犹豫地跳入冰冷河水中施救,最终在众人协助下成功救起郁阿婆。这一事件不仅展现了邻里间的互助精神,也引发了大家对老年人健康问题的关注。
老年人户外易遇险,这些防护要做好
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肌肉力量变弱、平衡能力和反应速度也大不如前,像郁阿婆在田间劳作时就容易发生意外。跌入河中后,浸水的棉袄会加重身体负担,使自救更加困难。《中国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显示,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跌倒年发生率约30%,农村地区因地形复杂、基础设施不完善,风险尤为突出。 建议老年人选择平坦、无障碍的路径活动,避免独自前往水域或陡坡区域;穿着防滑性能良好的鞋子,随身携带通讯设备。家属可为老人配备定位手环,并定期检查常去环境的安全隐患。
冬季冷水危害大,老人防护别松懈
冬季河水温度过低,老年人落水后易出现快速失温,可能诱发低体温症,严重时可导致心律失常、呼吸抑制甚至猝死。由于基础代谢率较低且体温调节能力减弱,老年人在冷水中浸泡超过10分钟即面临生命危险。 姚士章老人虽成功施救,但癌症患者的身体状况叠加低温刺激,可能造成健康损害。建议老年人冬季远离危险水域,必要时穿戴专业保暖装备。社区应排查周边水域隐患,设置警示标志并配备救生设施。
癌症患者体力差异大,科学管理需重视
姚士章老人带病完成救援,体现其良好的体能储备。但癌症患者因肿瘤消耗或治疗副作用,常存在肌肉萎缩、疲劳加重等情况,过度体力消耗可能引发风险。 建议通过"6分钟步行测试"评估心肺功能,结合握力测试监测肌肉状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渐进式抗阻训练(如举哑铃、深蹲),单次运动时长建议控制在30分钟内。家属需密切观察患者体力变化,避免让其从事需爆发力或耐力的活动。
积极心态助健康,晚年生活更阳光
姚士章老人见义勇为后的淡然态度,反映了积极心理对行动力的支持作用。研究表明,正向心理状态有助于降低老年人炎症因子水平,延缓认知功能衰退。 建议组织老年人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家庭聚会等社交活动,培养园艺、书法等兴趣爱好。家属每周应进行至少两次深度交流,及时关注老人心理需求。
这一事件既彰显了老年群体的互助精神,也提示社会需加强老年人健康防护。通过完善基础设施、普及健康教育、提供心理支持等多维度措施,共同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环境。每个家庭都应关注长辈的日常安全,定期进行健康评估,支持他们参与适度的社会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