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高海拔寒冷地区,这些准备和防范措施你做了吗?

2025-04-12 10:30:01
作者:张熙
疾病:高原反应,学科:保健科,字数:1436

前段时间,在阿坝小金县305乡道海拔4200米的达哇梁子,一辆载着4名游客的车辆因遭遇暴风雪被困雪地,部分游客还出现了严重的高原反应。情况危急,阿坝消防迅速出动5人1车展开救援。无奈积雪过厚,救援车辆在距离被困车辆3公里处无法前行,消防队员只能徒步前往。经过2个小时的艰难跋涉,他们终于抵达现场,为被困人员送去氧气、食物等物资,保障了他们的生命安全。最终,在凌晨3时59分,消防队员成功将被困游客安全带回县城。

还原惊险被困救援全程

事发地阿坝小金县305乡道海拔4200米的达哇梁子,地势高且气候多变。当时,一辆车上的4名游客正行驶在此处,突然遭遇大风雪天气,车辆被困雪地。部分游客出现严重的高原反应症状,如头痛欲裂、恶心呕吐不止、心慌气短等,情况十分危急。

接到报警后,阿坝消防迅速响应,立刻出动5人1车前往救援。然而,由于积雪严重,救援车辆在距离被困车辆3公里处就无法继续前进了。消防队员们没有退缩,毅然徒步前行。在寒冷的风雪中艰难跋涉2个小时后,他们终于到达被困游客所在的现场。到达后,他们第一时间为被困人员提供了氧气、食物等物资,确保了被困人员的生命安全。最终在凌晨3时59分,成功将被困游客安全带回县城。

揭开高原反应的神秘面纱

高原反应是一种在高海拔地区常见的急性疾病,一般在快速进入海拔3000米以上的区域后容易“找上门”。其典型症状可不少,包括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心慌气短、胸闷胸痛、失眠、食欲减退、鼻出血和疲倦乏力等。

高原反应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快速进入高海拔地区,身体来不及适应;二是没有提前适应高原环境;三是遇到突发恶劣天气,像这次事件中的大风雪,就加重了游客的高原反应。

要预防高原反应,游客在进入高海拔地区前可以进行适当的体能训练,比如慢跑、爬山等,增强身体的适应能力。也可以逐步升高海拔,让身体有个适应的过程。同时,要携带必要的药物,如红景天、丹参滴丸等,但使用前需遵医嘱。此外,还要注意保暖,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喝水,少饮酒。

寒冷环境:身体的隐形杀手

寒冷环境对人体健康影响极大,在低温环境下,容易引发冻伤或失温等问题。如果长时间暴露在寒冷环境中,人体核心体温会下降,严重时会危及生命。

冻伤的症状表现为皮肤苍白、麻木、疼痛,严重时可能会出现水泡和坏死。失温则表现为体温下降、意识模糊、心跳减慢等。

为了在寒冷环境中保护好自己,要做好以下几点:

  1. 穿着保暖衣物,尤其是头部、手部和脚部,要重点做好保暖。
  2. 携带保温毯、热水袋等保暖用品。
  3. 保持身体活动,促进血液循环。
  4. 及时补充热量和水分,但要避免饮酒。

做好个人防范与应急准备

在进入高海拔地区或寒冷环境时,个人防范非常重要,我们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应急准备方面:

  1. 要制定详细的旅行计划,提前了解目的地的天气情况。
  2. 携带必要的急救药品和装备,如氧气瓶、保温毯、手电筒等。
  3. 学习基本的急救知识,如心肺复苏术、止血包扎等。

遇到紧急情况时:

  1. 要保持冷静,及时求助。可以使用手机或其他通讯工具联系救援部门。
  2. 采取临时避难措施,如寻找避风处、搭建简易帐篷等。
  3. 合理分配食物和水,保持体力。

此次事件再次提醒我们,进入高海拔地区或寒冷环境要做好充分准备和防范措施,科学规划降低健康风险,保障安全。希望大家都能提高健康和应急意识。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页内容撰写过程部分涉及AI生成(包括且不限于题材,素材,提纲的搜集与整理),请注意甄别。

7日热榜
焦虑症躯体化专家教你五招有效应对身体不适
35种易消化的食物(以及应限制或避免的难消化食物)
甘氨酸镁的最佳服用时间以获得最大益处,据科学所说
香蕉是肠息肉“催化剂”吗?答案在这里!
为什么你总是特别容易紧张?科学揭秘背后原因与应对方法
心源性猝死保命指南:识别征兆、预防及急救要点!
2025年将改变医学的十项技术
2025年15省份将为13 - 14岁女孩免费接种HPV疫苗!
TikTok上的A.D.H.D.视频常有误导性,新研究发现
牙不疼就等于牙齿健康?口腔健康攻略大揭秘!
同分类新闻
养老机器人是老人好帮手还是‘双刃剑’?
《乘风2025》祝绪丹体重过轻,科学增重攻略揭秘!
掌握新技术与应对方法,降低地震对健康的威胁!
别被“人造蛋”骗啦!教你选优质鸡蛋守护健康!
四维彩超惊现宝宝‘干饭’,产检这些事儿你知道吗?
梁齐昕悲剧敲响警钟,快重视你的心理健康!
学生们快行动!改善睡眠质量刻不容缓!
美国禁中国访问数据,生物医学科研将受多大影响?
借《不说话的爱》之力,一起关注听障群体!
3·15后美团出招,为女性卫生巾健康保驾护航!
最新国内
养老机器人是老人好帮手还是‘双刃剑’?
睡眠时间不足,早起竟比熬夜对身体危害更大!
进入高海拔寒冷地区,这些准备和防范措施你做了吗?
想摆脱‘电子榨菜’依赖?这几招教你培养健康用餐习惯!
别再盲目运动啦!快为你的器官选对运动坚持练!
孕妇在公共场所遇险咋办?这些急救措施快收好!
NDV - GT疗法登场!晚期癌症疾病控制率高达90%!
一起行动!关注ADHD患者,让他们更好适应生活!
世界新闻
罗伯特·F·肯尼迪关于自闭症“流行”的研究引发反疫苗恐慌
罗格斯大学医师助理研究项目在《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研究生院排名中位列第三
夜猫子患抑郁症的风险更高
良好听力和视力与老年人更强的认知健康相关
开菲尔与酸奶:哪个更健康?
世界“十大最健康食品”从水果到肉类——最高评分97分
口腔健康:不良口腔卫生可能导致偏头痛
研究发现女性口腔健康不良与慢性疼痛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