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新加坡的一项研究引发广泛关注。在数字化浪潮中,孩子们与电子屏幕的接触日益密切,而电视、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计算机和虚拟现实头盔这五种屏幕设备,正悄然对儿童发展产生诸多潜在危害。儿童时期是身心快速成长的关键阶段,了解这些危害,对家长和社会引导孩子合理使用电子设备至关重要。
五种屏幕设备,堪称孩子成长“隐形杀手”
电视,这个常见的娱乐设备,对孩子而言却暗藏风险。被动看电视易催生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进而引发肥胖问题。据SingHealth称,肥胖在年幼孩子中愈发严峻。孩子还可能接触到不适宜或暴力内容,影响行为和情感发展。并且,电视快节奏的视觉效果会缩短孩子的注意力,使他们难以投入阅读等需要思考的活动。
智能手机的过度使用问题同样不容忽视。它可能导致手机成瘾,减少面对面的社交互动,而这对孩子社交技能的发展至关重要。英国慈善机构Compass指出,社交媒体会引发负面的自我比较,降低孩子的自尊心,还会增加网络欺凌的风险。此外,睡前使用智能手机,其发出的蓝光会干扰褪黑素的生成,进而扰乱睡眠模式。
平板电脑看似便捷,但被动使用,如看视频,会阻碍孩子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展。密歇根医学的研究表明,将平板电脑作为安抚幼儿的手段,会减少他们练习情绪应对技能的机会,日后控制情绪会更困难。同时,平板电脑鲜艳的颜色和快速切换的应用会过度刺激大脑,影响孩子专注于非数字活动。
计算机常用于学习和娱乐,但长时间使用会带来眼睛疲劳、头痛等问题,还会减少身体活动。孩子通过计算机上网,接触有害内容的风险大幅增加。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国家医学图书馆的研究显示,长时间使用互联网和玩游戏会影响大脑发育,尤其在语言技能和专注能力方面。
虚拟现实头盔也存在隐患。美国非营利组织Common Sense Media的报告指出,虚拟现实游戏可能引起恶心和眼睛疲劳,让儿童忽视现实中的障碍。儿童还可能接触到不良内容,存在成瘾、攻击性增加等心理风险。
了解屏幕危害根源的相关知识
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危害不容小觑。当人长时间久坐,身体新陈代谢减缓,肌肉得不到有效锻炼而逐渐松弛。这不仅增加肥胖、心血管疾病的患病几率,对儿童来说,还可能影响骨骼发育。例如,孩子长时间坐着看电视、玩游戏,身体缺乏运动,骨骼发育所需的刺激不足,就可能影响身高和骨骼健康。
褪黑素是人体自然分泌的一种激素,主要在夜间分泌,能帮助调节睡眠周期,促进身体进入睡眠状态。而电子设备发出的蓝光会抑制褪黑素的生成,干扰正常睡眠模式。就像孩子睡前玩手机,蓝光会让大脑误以为还处于白天,从而难以进入睡眠状态,影响睡眠质量。
网络欺凌是通过互联网平台,如社交媒体、短信等对他人进行辱骂、威胁、传播恶意信息等行为。这种行为会对受害者心理造成严重伤害,孩子心灵较为脆弱,遭受网络欺凌可能导致自卑、抑郁等心理问题。
儿童时期是大脑快速发育时期,语言技能和专注能力在特定阶段需适当刺激和锻炼才能良好发展。过度使用电子设备会干扰这一进程,影响孩子语言表达和注意力集中,进而影响学习和生活。
重视儿童电子设备使用问题刻不容缓
家长和社会必须重视儿童过度使用屏幕设备的问题,充分意识到其对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潜在威胁。这些危害可能短期内不易察觉,但长期积累会对孩子未来产生深远影响。
家长要合理引导孩子使用电子设备。制定使用规则和时间限制是关键,比如每天规定玩游戏时间不超过1小时,看电视不超过30分钟等。同时,鼓励孩子参与更多户外活动和有益的非数字活动,如跑步、踢球、绘画、阅读等,让孩子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健康成长。
社会也应承担起相应责任,加强对儿童接触内容的监管。相关部门要加大对不良信息的打击力度,确保孩子接触到适宜、健康的信息。各大平台也应积极配合,为儿童打造绿色、健康的网络环境,共同为儿童健康成长营造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