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世界新闻科学探索

跨机构研究揭示结直肠癌宿主 - 微生物机制助力防治!

作者:孔祥勇
2025-05-07 09:20:01阅读时长3分钟1037字
跨机构研究揭示结直肠癌宿主 - 微生物机制助力防治!
肿瘤科结直肠癌遗传因素肿瘤内微生物群rs2355016SNP福氏梭菌精准治疗个性化诊疗多组学技术GWASeQTL/pQTL分析肿瘤微环境免疫治疗抗生素联合应用口腔卫生管理基因检测

内容摘要

研究揭示结直肠癌中遗传因素与肿瘤内微生物群的相互作用机制,为精准治疗提供新思路。通过检测rs2355016 SNP和福氏梭菌水平,可识别高风险患者群体。

结直肠癌是全球常见癌症之一,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近日,一项关于结直肠癌的重要研究成果引发广泛关注。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联合中山大学和香港大学开展的研究,聚焦遗传因素(单核苷酸多态性rs2355016)与肿瘤内微生物群(福氏梭菌)的相互作用机制,相关成果发表在权威期刊《细胞宿主与微生物》。该研究获得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机构支持。

跨机构研究揭示宿主-微生物相互作用机制

研究团队整合粤港澳大湾区科研力量,针对结直肠癌这一全球高发癌症,创新性地提出"宿主遗传学与肿瘤内微生物群动态关系"研究框架。通过亚洲筛查阵列、16S rRNA测序和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等多组学技术,系统解析遗传变异对肿瘤微环境中微生物行为的调控作用。研究采用748例结直肠癌患者样本,结合eQTL/pQTL分析验证基因-表型关联,确保结论的统计学效力。

rs2355016 SNP调控福氏梭菌定植的分子机制

肿瘤微生物群研究的临床转化前景

关键概念解析

研究展望

该研究为结直肠癌机制研究开辟了"宿主基因-微生物互作"新方向。未来需通过临床试验验证干预策略,并探索其他癌症中的类似调控机制。研究团队建议建立多组学数据库,整合遗传、微生物与临床数据,推动癌症防治向个体化、精准化发展。

(注:文中所有专业术语均与原始研究论文保持一致)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页内容撰写过程部分涉及AI生成(包括且不限于题材,素材,提纲的搜集与整理),请注意甄别。

相关新闻

惊呆了!代谢综合征让早发性痴呆风险增加24%!
长期用安眠药,男性减寿5.3年女性减寿5.7年!
创新血液检测预警脂肪肝:5年90%、16年82%预测准确率!
无麸质食品缺陷多:营养失衡、成本高且风险大!
AI助力癌症早发现,生存率从50%提升到90%!
63%的心脏骤停病例,竟可通过这些方式预防!
日均11份超加工食品,帕金森病风险增2.5倍!
长期睡眠不足六小时,多系统健康危机大揭秘!
HB 1617法案审议:将影响佛罗里达12万慢性疼痛患者!

7日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