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上海仁济南院发生了一件引人关注的事儿。一名护士给患者拔针时,不慎让患者出了血。视频里,这位护士一直跪在输液室地上,向坐在椅子上的患者道歉,渴望得到谅解。了解后发现,涉事护士参加工作没多久,经验不足,操作时出了小失误。面对患者不满,她竟采用下跪这种极端方式表达歉意。事后,医院工作人员回应,已对这位年轻护士进行安抚,还会进一步处理此事。
这起事件宛如一面镜子,清晰照出当下医患关系存在的诸多问题。在医疗服务里,操作失误难以完全杜绝。即便大部分护士都接受过专业训练,像穿刺失败、轻微伤害这类小概率事件仍有可能发生。就拿这次护士拔针出血来说,虽是小失误,若处理不当,极易引发患者和家属的情绪波动。一旦患者对医疗操作结果不满意,医护人员和患者间的矛盾便可能升级,甚至演变成严重的医患纠纷。
而且,这起事件也暴露出部分医护人员在面对突发状况时,既缺乏有效的沟通技巧,又没有完善的支持体系。该护士在患者不满时直接下跪道歉,这不仅损害了自身权益,问题也未能得到妥善解决。
部分年轻医护人员经验不足是导致操作失误的重要因素。他们实际操作不够熟练,遇到突发情况往往不知所措。同时,医护人员在沟通技巧培训上或许存在欠缺,失误发生时,不知如何与患者沟通以获得理解。
患者对医疗服务期望普遍较高,一旦结果与预期不符,就容易心生不满。而且,部分患者对医疗过程存在风险缺乏认知,不理解小失误难以完全避免。此外,社会舆论环境也对医患关系产生影响,一些负面的医患纠纷报道会让患者对医护人员产生不信任感。
医院要加强对年轻医护人员的培训,不仅要提升专业技能,还要注重沟通技巧培养。比如,定期组织沟通技巧培训课程,开展模拟医患纠纷场景的演练,让医护人员遇到突发状况能冷静应对,通过有效沟通解决问题。同时,医院要建立健全医护人员的支持体系,让他们遇到困难时能及时得到同事和上级的帮助。
患者要加强医疗知识学习,了解医疗过程存在风险,理性看待操作中的小失误。遇到问题保持冷静,和医护人员好好沟通,而非一味表达不满。
这起护士下跪道歉事件为我们敲响了关注医患关系的警钟。医患双方都应从自身做起,共同改善关系。医护人员提升专业素养和沟通能力,患者增强医疗知识理解。唯有相互信任、理解,才能营造和谐医疗环境,保障大家的健康权益。希望大家行动起来,为改善医患关系出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