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39岁女子体内36枚子宫肌瘤,女性健康需警惕!

2025-02-14 09:40:01
作者:范志远
疾病:子宫肌瘤,学科:妇产科,字数:1069

近期,浙江余姚市妇幼保健院接诊了一位特殊的患者——39岁的外籍教师IMWA。在常规体检中,医生竟发现她体内有36枚子宫肌瘤,最大的肌瘤比鸡蛋还大,被肌瘤撑大的子宫宛如怀孕4个月一般。不过,医院团队凭借高超医术,不到3小时就精准剔除肌瘤,还成功保住了她的子宫。

30 - 50岁女性必知!子宫肌瘤健康风险大揭秘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由平滑肌及结缔组织组成,常见于30 - 50岁的女性,20岁以下很少见。像IMWA这样肌瘤数量多且尺寸大的情况,会带来诸多健康问题:

  1. 腹部不适:肌瘤快速增大或数量较多时,会引发腹部不适,患者常感到腹部胀痛、坠胀,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2. 月经不调:表现为月经量过多、经期延长等,长期下去可能导致贫血。
  3. 生育难题:对于有生育需求的女性,子宫肌瘤还会增加妊娠并发症的风险,让生育之路变得艰难。

由此可见,大量肌瘤对身体的负担不容小觑,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子宫肌瘤成因大剖析,这些原因要警惕

子宫肌瘤的形成原因较为复杂,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内分泌因素: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过高是重要因素。比如长期食用含激素的食物,或服用含雌激素的保健品,会使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刺激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从而引发肌瘤。
  2. 生活方式因素:长期精神压力过大、熬夜、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会导致内分泌失调,增加患病几率。
  3. 遗传因素:如果家族中有亲属患有子宫肌瘤,其他女性成员患病风险相对较高。

应对子宫肌瘤,实用建议请收好

  1. 定期体检:定期体检对女性来说至关重要。建议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妇科检查,通过B超等手段,能早期发现子宫肌瘤等潜在健康隐患。
  2. 选择合适治疗方法:发现肌瘤后不必过于惊慌,要根据肌瘤的大小、数量、位置以及自身症状等,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 观察疗法:如果肌瘤较小且无明显症状,可定期观察,每3 - 6个月复查一次B超,了解肌瘤变化。
    • 生活调整: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减少高脂肪、高热量食物摄入,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食物。注意减轻精神压力,保证充足睡眠,适当进行体育锻炼,维持内分泌平衡。

这次成功的手术体现了中国医疗技术的实力,也为广大女性敲响了健康警钟。子宫肌瘤虽大多是良性肿瘤,但不重视也会严重影响健康。希望女性朋友们重视自身健康,积极预防,定期体检,早发现早治疗。

7日热榜
甲流一周内可能发展成病毒性肺炎?这些症状要警惕
想要健康好睡眠?这些调整作息的方法超有用
掌握这些入睡法,让你轻松告别失眠一觉到天亮!
想变白?吃对食物+好作息,一起冲!
甘氨酸镁的最佳服用时间以获得最大益处,据科学所说
服用多少布洛芬才算过量?
为什么你总是特别容易紧张?科学揭秘背后原因与应对方法
2025年流感高峰来袭!如何应对这波感染潮
身上长出这5种瘊子?可能是HPV感染,早发现早治疗很重要
跑步减肥最少跑多少公里才有效?一文讲清!
同科室新闻
女性出行与社会运营方,如何解决生理期用品难题?
15省份HPV疫苗接种补贴计划,意义究竟多深远?
浙江医院上演生命奇迹:新疗法助双胞胎早产儿平安降生!
孕妇必看!重视生产预兆和产检保障母婴安全!
高龄孕妈及备孕女性注意!快做好健康检查防脑瘤!
三招教你保持健康体重,告别过度减肥危害!
女子怀孕7个月毫无征兆!女性如何不错过怀孕信号?
备孕无果却孕7月!女子为何对此浑然不觉?
建议孕妈收藏!甲流防治办法大揭秘!
禁止非医学胎儿性别鉴定政策,对民众有啥影响?
最新国内
AI诊断精准但缺温情,医生经验丰富携手共筑健康防线!
10岁女孩勇敢救父,亲情照亮白血病治疗的希望之路!
别再忽视!流感致命风险需提高防范意识!
应对‘科学’流言,需保持科学理性,勿信谣传谣!
做好作息饮食锻炼卫生,远离病毒性脑膜炎!
美国得州48例确诊13人住院,麻疹疫情如何应对?
别再熬夜啦!从今天起早睡,让生活活力满满!
北京新规规范互联网诊疗,民众就医与AI医疗双保障!
世界新闻
研究揭示运动如何对抗压力引起的高血压
研究提出治疗脆性X综合征的新分子策略
Insilico Medicine研究揭示TNIK抑制作为有前景的抗衰老策略
班塔姆制药宣布在MD安德森癌症中心启动首个1期临床试验点
研究显示:电刺激医疗设备有助于增强肌肉力量
研究揭示线粒体DNA缺失综合征的多样化进展
都柏林内城十年非致命过量用药情况分析报告发布
怀孕期间感染或接种新冠疫苗不会增加儿童发育健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