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医疗领域迎来一项重要进展。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龙岗)成功部署了基于华为昇腾AI基础软硬件平台的深度求索(DeepSeek)人工智能模型,这使得该医院成为深圳市首个在医疗领域引入此技术的医疗机构。此次部署是为了借助AI辅助医生进行诊断以及治疗方案的选择,进而提升医疗服务的质量与效率,也是AI技术在深圳地区医疗行业的首次大规模实践。
深度求索(DeepSeek)在医疗应用中宛如一位“超级诊断师”,展现出诸多令人瞩目的优势。在处理影像资料时,它有着堪比“火眼金睛”的精准度,能发现小至0.1毫米级别的早期癌症病变迹象。要知道,这么细微的病变,连经验丰富的三甲医院主任医师都可能会遗漏。就拿肺部影像分析来说,DeepSeek能敏锐捕捉到那些极其微小的结节,而这些结节很可能就是癌症的早期信号。早发现这些细微病变意义重大,能让疾病得到早干预,大大提高治愈率,让患者少受很多痛苦。
对于复杂病症,DeepSeek同样表现出色。它给出的治疗建议评分能达到70分左右,许多医生使用后都赞不绝口。有的医生认为它检索范围大,给出的治疗计划比较靠谱;还有的医生觉得它在某些方面能提供合理建议,甚至能想到医生可能忽略的内容,为医生提供了有力的参考依据,有效提高了医生的工作效率。
尽管DeepSeek带来了很多便利,但它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它并不能完全替代临床医生。AI是基于数据和算法运行的,缺乏人类医生的情感理解和沟通能力。医生在与患者交流时,一个安慰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都能给患者带来心理上的支持,这是AI冷冰冰的程序无法做到的。
而且,AI对患者个体情况的综合判断也比不上医生。每个患者都是独特的,他们的生活习惯、遗传因素等都会影响病情,医生可以通过详细询问和观察来全面了解患者情况,而AI的数据库可能存在局限性,对于一些罕见病或特殊病例的分析可能不够全面准确。
另外,过度依赖AI可能导致医生自身诊断能力的下降。如果医生总是依靠AI给出的结果,而不自己去思考和分析,时间长了,他们的诊断能力就会变弱,这对医疗行业的人才培养和发展是不利的。
未来的医疗模式应该是AI与医生携手协作。医生要不断学习和掌握AI技术的应用,把它作为辅助工具,和自己的专业知识、临床经验结合起来。在诊断过程中,医生不能盲目相信AI的结果,要科学分析和判断。比如,当AI给出一个诊断建议时,医生要结合患者的实际症状、病史等进行综合考量。
医疗机构也应加强对医生的培训,提高他们运用AI的能力和对AI结果的评估能力。可以定期组织相关的培训课程和研讨会,让医生们交流使用AI的经验和心得。
患者在接受医疗服务时,也要积极和医生沟通,提供全面的个人信息。比如自己的生活习惯、家族病史等,这些信息对于制定准确的治疗方案非常重要。患者和医生共同努力,才能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此次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龙岗)引入深度求索(DeepSeek)人工智能模型是医疗领域的积极尝试,为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带来新契机。虽AI有局限,但与医生协作有望为患者提供更优质医疗服务,大家要关注并积极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