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市委网信办、首都互联网协会的指导下,北京科技记者编辑协会、北京地区网站联合辟谣平台共同发布了当月的“科学”流言榜。此次流言榜聚焦一些广为流传却缺乏科学依据的说法,像“阳康”后吞芥末喝酱油能“唤醒”味觉,生活常识类的早晚加油更省钱、新鲜肉跳动是因为有寄生虫等。这些流言在网络上疯狂传播,误导了不少人,此次发布就是为了给公众澄清真相,避免更多人受不实信息影响。
揭秘“科学”流言危害,小心入坑!
- “阳康”后吞芥末喝酱油能“唤醒”味觉这一流言,引得不少“阳康”人群跃跃欲试。但专家明确表示,这种做法毫无科学依据,还可能刺激胃肠道,影响身体恢复。味觉恢复主要和个人体质及康复情况有关,极端方式不仅无益,还可能带来健康风险。有“阳康”患者尝试后,出现了胃痛、恶心等不适症状。
- “早晚加油更省钱”的流言,让一些人特意在早晚去加油,白白浪费了时间和精力。实际上,加油站油品价格由国家发改委根据国际市场原油价格调整,并非随时间波动。
- “新鲜肉跳动是因为有寄生虫”这一说法,让很多消费者看到肉跳动就不敢买,增加了心理负担,还可能因过度担忧而延误对真正寄生虫感染肉类的辨别。
流言肆虐背后:原因大剖析
流言产生主要源于公众对日常生活现象了解不足。在“阳康”后味觉恢复问题上,大家都盼着尽快恢复正常,病急乱投医,一些没科学依据的方法就容易传播开来。加油问题上,人们都想省钱,又不熟悉油价波动规律,就轻信了早晚加油更省钱的说法。对于新鲜肉跳动现象,缺乏生物学知识,不了解这是正常生理反应,就容易往寄生虫等方面联想。
而流言传播得益于网络的快速传播性,一条信息能在短时间内传遍全网。一些人缺乏科学判断能力,看到信息就盲目转发,进一步扩大了流言的影响范围。
科学应对流言,守护健康生活
- 对于“阳康”人群,要正确认识到味觉恢复是个自然过程,别采取极端饮食措施。保持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营养的食物,比如新鲜蔬菜、水果、优质蛋白质等,有助于身体整体恢复,味觉也会随身体康复逐渐恢复。
- 面对生活常识类流言,要养成科学思考的习惯。遇到不确定的信息,通过权威渠道,像政府部门发布的信息、专业机构的科普文章等进行核实。
- 对于新鲜肉的判断,别仅凭跳动就判断有寄生虫,要观察肉质颜色、是否有异物感等其他特征。
此次“科学”流言榜的发布意义重大,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科学理性态度,遇到疑问多求证,不盲目信谣传谣,保障自身和家人健康与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