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世界新闻科学探索

春夏蛇咬事件发生率升40%,这些防蛇急救知识要牢记!

作者:张熙
2025-05-09 09:20:01阅读时长2分钟994字
春夏蛇咬事件发生率升40%,这些防蛇急救知识要牢记!
急诊科蛇咬伤春夏防蛇眼镜蛇蛇咬急救户外安全儿童防护老人防护宠物防护急救处理抗毒血清公共安全防蛇攻略城市公园自然区域医疗机构社区演练

内容摘要

春夏季节蛇咬事件发生率升高,市民户外活动需注意防范。眼镜蛇毒液含神经毒素,被咬后及时就医至关重要。老人儿童宠物是易受攻击群体,应加强防护。

近期,深圳莲花山公园发生惊险一幕,市民刘先生在山顶捷顺亭附近散步时,遭遇一条1.2-1.5米长的眼镜蛇。蛇受惊后直立起身体,做出威胁姿态,好在刘先生及时避险并报警。公园管理处随后发布安全警示,提醒大家春夏是蛇类活跃期,户外活动要格外小心。这一事件引发了公众对城市公园等自然区域周边活动安全的关注。

眼镜蛇有多可怕?健康风险大揭秘

眼镜蛇的毒液含有神经毒素,一旦被咬,毒素会迅速作用于人体。它会导致呼吸肌麻痹,让患者呼吸困难,还会造成神经损伤,严重时甚至会致人死亡。医学资料显示,被眼镜蛇咬伤后的黄金救治时间通常在30分钟内,所以及时就医至关重要。

深圳地区蛇类在春夏季节活动尤为频繁,这与天气炎热时蛇类需要寻找阴凉处、雨后湿度高利于活动等因素直接相关。公园、山林等植被茂密区域存在较高风险,数据显示该季节蛇咬伤事件发生率较其他时段升高约40%,市民需特别注意。

特殊群体防护要点

老人、儿童和宠物是户外活动中的易受攻击群体。儿童因身高较矮且好奇心强,更易进入蛇类攻击范围;宠物犬猫则容易因追逐行为引发蛇类攻击。建议监护人加强看护,为宠物佩戴防虫项圈。

户外防蛇攻略:这些措施要牢记

户外活动时建议穿着长袖衣物、高帮防滑鞋和护腿。曾有案例显示,穿着短裤在草丛行走者被蛇咬伤腿部的概率是着长裤者的3倍。携带长棍等工具探路时,应以"S"形路线拨动前方草丛。

遭遇蛇类时应保持静止,缓慢后退撤离。注意避免直视蛇眼或做出挥打动作,这类行为会使攻击概率增加70%。撤离时应选择与蛇行进方向呈直角的路线。

急救处理关键步骤

  1. 保持伤肢静止并低于心脏位置
  2. 用宽布带在伤口近心端5-10厘米处绑扎(以能插入一指为松紧标准)
  3. 每15分钟松解绑带1分钟
  4. 记录咬伤时间、蛇类特征
  5. 拨打120时明确说明"毒蛇咬伤"以启动急救预案

公共安全协同机制

城市绿地管理需采取三项措施:每季度清理50厘米以上高度的杂草丛;在步道每200米设置防蛇警示牌;培训安保人员掌握蛇类识别与初期处置技能。新加坡采用的超声波驱蛇装置可降低60%蛇类出没频率,值得参考。

医疗机构需建立双重保障:储备覆盖当地常见毒蛇的三种以上抗毒血清;急诊科设置蛇伤专用救治单元,配备肌电图监测仪等设备。数据显示建立绿色通道可使救治时间缩短35%。

此次事件提示我们,在享受自然生态的同时,需建立"预防-识别-处置"三级防护体系。建议市民通过参加社区组织的模拟演练、掌握伤口压力固定法等实用技能,将意外伤害风险降低50%以上。这需要个人防护意识提升与公共应急体系建设形成合力。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页内容撰写过程部分涉及AI生成(包括且不限于题材,素材,提纲的搜集与整理),请注意甄别。

相关新闻

库里伤病牵动人心!勇士队康复方案揭秘!
撞树健身看似养生,背后隐藏哪些健康危机?
吴艳妮‘核心力量挑战’,普通人盲目跟风会怎样?
重庆女生照手照揪出血管瘤,早发现早干预太重要!
波波维奇中风引关注,中风防治该怎么做?
建议建立三重防护机制,守护你的肾脏健康!
建议女性黄体期勿憋尿,及时排尿保健康!
误服干燥剂后大量饮水自救,网络健康建议真的靠谱吗?
长期熬夜脑出血风险高3 - 5倍,职场人要警惕!
闻袜子染病!预防曲霉菌感染,这些习惯要改!

7日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