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北京对阵山西的CBA比赛中,中国男篮新星曾凡博在比赛里遭遇对方球员刘传兴犯规,致使腰部受伤。经太原当地医院检查,被确诊为腰椎横突骨折。初步检查显示,这一伤势可能使他赛季报销,还会影响即将到来的亚洲杯参赛资格。目前,曾凡博已返回北京,打算前往积水潭医院接受进一步专家会诊以确定最终治疗方案。此事件不仅引发对运动医学问题的关注,也让赛场安全判罚标准成为讨论焦点。
腰椎横突骨折:藏在腰部的"隐形危机"
腰椎横突是腰椎两侧的骨性突起,作为肌肉和韧带的附着点,对维持脊柱稳定性起着重要作用。腰椎横突骨折会导致脊柱稳定性下降,并可能引发周围软组织炎症。
该类型骨折常见病因包括直接撞击、过度拉伸、运动中不当发力等。典型症状表现为局部压痛、肌肉紧张、活动受限,且存在慢性疼痛风险。运动员群体因高强度运动导致腰椎持续承压,恢复期通常需要3-6个月。骨科专家指出,过早复出可能导致二次损伤,甚至影响职业生涯。
治疗与康复:系统化恢复方案
治疗方案需根据骨折程度选择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保守治疗包含卧床休息、药物镇痛和支具固定,优势在于安全性较高;手术治疗如内固定术适用于严重骨折病例,具有恢复较快的特性。
康复训练需分阶段实施:急性期以制动休息为主,配合轻度肌肉收缩练习;恢复期开展核心肌群训练及物理治疗;强化期逐步增加训练强度。参考职业运动员康复案例,个性化方案对功能恢复至关重要。
预防方面需注意:避免搬运重物时腰部过度扭转,运动前充分热身,定期进行核心肌群强化训练。久坐人群应保持正确坐姿,定期进行体态评估。
运动安全与保障:多维度防护体系
本次事件引发的判罚标准讨论,反映出职业体育中危险动作判罚细则有待完善。CBA联赛现有医疗保障机制包含队医配置和伤情评估流程,相较国际顶级赛事,在运动医学专家团队建设、即时诊断技术应用等方面仍有提升空间。
该伤病事件为公众健康科普提供契机:建议运动爱好者建立个性化防护方案,普通人群注意日常腰部保护,出现持续性腰痛应及时就医排查潜在损伤。运动员健康管理需竞技体育与运动医学深度融合,构建预防-治疗-康复全链条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