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状况较差的人更容易浏览负面内容,这会进一步加剧他们的症状,这是由伦敦大学学院研究人员领导的一项研究发现的结果。这项由韦尔科姆资助的研究发表在《自然人类行为》杂志上,指出心理健康与网络浏览之间的关系是因果性和双向性的。
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插件工具,该工具在网页上添加类似于食品营养标签的内容标签,旨在帮助用户做出更健康、更明智的决策。这些标签强调了网页内容的情感影响,以及其实用性和信息性。
共同主要作者塔利·沙罗特教授(伦敦大学学院心理学与语言科学系、马克斯普朗克伦敦大学学院计算精神病学与衰老研究中心、麻省理工学院)表示:“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浏览消极内容不仅反映了个人的情绪,还会进一步恶化情绪。这形成了一种反馈循环,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持续影响心理健康。”
超过1000名研究参与者回答了关于他们心理健康的问题,并与研究人员分享了他们的网络浏览历史。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方法,研究人员分析了参与者访问的网页的情感基调。他们发现,心情较差和心理健康症状较重的参与者倾向于浏览更多的负面内容,而浏览负面内容后,这些人的情绪变得更差。
在另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操纵了人们访问的网站,让一些参与者接触负面内容,而其他人则接触中性内容。结果显示,接触负面网站的参与者事后报告了更糟的心情,这证明了浏览负面内容对心情的因果效应。当这些参与者随后被要求自由浏览互联网时,之前查看过负面网站并因此情绪变差的参与者选择查看更多负面内容。这一发现强调了这种关系的双向性:负面内容影响心情,而心情恶化又驱使人们消费更多负面内容。
共同主要作者克里斯托弗·凯利博士生(伦敦大学学院心理学与语言科学系、马克斯普朗克伦敦大学学院计算精神病学与衰老研究中心、麻省理工学院)表示:“研究结果有助于正在进行的心理健康与在线行为关系的辩论。大多数研究都集中在使用量,如屏幕时间和社交媒体使用的频率,这导致了不同的结论。在这里,我们关注的是浏览的内容类型,发现其情感基调与心理健康和心情之间存在因果性和双向性关系。”
为了检查干预措施是否可以改变网络浏览选择并改善心情,研究人员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他们在Google搜索结果中添加了内容标签,告知参与者每个搜索结果是否可能改善他们的心情、使其变糟或没有影响。参与者更有可能选择标有正面标签的网站,这些网站被认为可以改善心情。当被问及心情时,那些查看了正面网站的参与者确实比其他参与者心情更好。
对此,研究人员开发了一个免费的浏览器插件,该插件在Google搜索结果中添加标签,提供三个不同的评级:网站内容的实用性、信息性和对心情的影响。
塔利·沙罗特教授表示:“我们习惯于在食品杂货上看到内容标签,这些标签提供了糖分、卡路里、蛋白质和维生素等营养信息,帮助我们做出明智的饮食决策。类似的方法也可以应用于我们在网上消费的内容,使人们能够在网上做出更健康的选择。”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