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更多的超加工食品会使你因任何原因早死的风险上升,根据一项涉及超过24万人的新元分析研究显示。
“我们研究了30到69岁之间的人因食用更多超加工食品而早死的风险,”该研究的共同作者、巴西圣保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公共卫生名誉教授卡洛斯·奥古斯托·蒙泰罗表示。
“我们发现,每增加10%的总热量来自超加工食品,早死的风险就会上升近3%。”蒙泰罗说。他在2009年开发NOVA分类系统时创造了“超加工”这一术语。NOVA系统将食品分为四个组别,按其加工程度进行分类。
NOVA系统的第一个组别是未加工或最小加工的食物,如水果、蔬菜、肉类、牛奶和鸡蛋。第二组包括烹饪原料,如盐、香草和油。第三组包括结合第一组和第二组的加工食品,例如罐头食品和冷冻蔬菜。
第四组包括超加工食品。根据蒙泰罗的定义,超加工食品几乎不含完整食物成分,而是由“化学处理的廉价原料”制造,并且经常使用“合成添加剂使其可食用、美味并具有成瘾性”。
“没有理由相信人类可以完全适应这些产品,”蒙泰罗在2024年《英国医学杂志》的一篇社论中写道。“身体可能会将其视为无用或有害物质,因此其系统可能会受损,具体取决于它们的脆弱性和所摄入的超加工食品的数量。”
这项新研究具有误导性,并会导致消费者困惑,消费品品牌协会高级副总裁莎拉·加洛表示。该协会代表食品行业。
“妖魔化方便、实惠且即食的食品和饮料产品可能会限制对高营养价值食品的获取,并导致避免这些食品,”加洛在一封电子邮件中表示,“从而降低饮食质量,增加食源性疾病的风险,并加剧健康差异。”
仅一天一份就有影响
这不是第一次发现少量增加超加工食品摄入与负面健康结果之间的关联。
2024年2月的一项研究发现,食用更多超加工食品的人患心血管疾病相关死亡和常见精神障碍的风险高出50%。
较高的超加工食品摄入量还可能使焦虑风险增加高达53%,肥胖风险增加55%,睡眠障碍风险增加41%,2型糖尿病发展风险增加40%,以及抑郁症或任何原因早死的风险增加20%。
2月份的研究人员将较高摄入量定义为每天多食用一份或大约10%的超加工食品。
2024年5月的一项研究发现,即使在原本健康的饮食中添加10%的超加工食品也可能增加认知衰退和中风的风险,而2023年的研究表明,增加10%的超加工食品摄入与上消化道癌症的风险增加有关。
据估计,美国食品供应中有70%是超加工食品。
“在美国,儿童摄入的热量中有三分之二来自超加工食品,而成人饮食中的约60%也是超加工食品,”波士顿塔夫茨大学营养流行病学和数据科学系副教授兼主任方芳张在接受CNN采访时说。她并未参与这项新研究。
全球可预防死亡的估计
这项最新研究于周一发表在《美国预防医学杂志》上,进一步估计了八个低、中、高超加工食品消费国家中可预防的死亡人数。
“由于超加工食品消费导致的早死,在低消费国家约占4%,而在高消费国家则接近14%。”该研究的主要作者、里约热内卢奥斯瓦尔多·克鲁兹基金会研究员埃杜阿尔多·奥古斯托·费尔南德斯·尼尔森在一份声明中说。
然而,重要的是要注意,该研究无法确定这些死亡是否“由超加工食品消费引起。这项研究的方法根本无法确定这一点,”未参与该研究的英国牛津大学饮食和肥胖症副研究员内里斯·阿斯特伯里在一份声明中说。
根据该研究,美国是全球超加工食品消费水平最高的国家,平均美国人饮食中近55%是超加工食品。研究人员估计,如果将这些超加工食品的使用减少到零,2017年美国可以避免超过12.4万例死亡。
在超加工食品消费较低的国家,如哥伦比亚(占饮食的15%)和巴西(占17.4%),将这些超加工食品的使用减少到零可以在2015年避免哥伦比亚近3,000例死亡,在2017年避免巴西2.5万例死亡。
“作者将理论上的最低风险水平设定为0。这意味着所有超加工食品都被消除,这在当前社会中是非常不现实且几乎不可能实现的,”方芳张在一封电子邮件中说。“因此,估计的早死负担可能被高估了。”
英国剑桥大学MRC生物统计学部统计学家斯蒂芬·伯吉斯表示,尽管这项研究不能证明超加工食品消费是有害的,“但它确实提供了将其与较差健康结果联系起来的证据。”
“有可能真正的致病因素不是超加工食品,而是相关的风险因素,如更好的身体状况——而超加工食品只是无辜的旁观者,”未参与该研究的伯吉斯在一份声明中说。“但是,当我们看到这种关联在许多国家和文化中重复出现时,就会让人怀疑超加工食品可能不仅仅是旁观者。”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