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小心脏起搏器问世,究竟有何独特优势?

2025-04-07 10:20:01
作者:张熙
疾病:心动过缓,学科:心血管科,字数:1207

近期,医疗界迎来了一项重大突破:美国西北大学团队携手新加坡国立大学、中国华中科技大学等多所高校,成功开发出世界最小心脏起搏器。其体积仅有1.8毫米×3.5毫米×1毫米,重量约2克,还采用了微创植入与自供电技术,能在体内工作一段时间后自行溶解。这一成果为心动过缓患者带来了更安全、便捷的治疗选择,让人对医学的未来充满期待。

最小心脏起搏器技术牛在哪?

这款心脏起搏器的尺寸比米粒还小,如此小巧的体积,是其显著的技术特点之一。重量仅约2克,拿在手上几乎感觉不到它的存在。它的自供电技术更是一大亮点,能让设备在体内持续工作。

在植入方式上,它采用微创方式,医生会通过患者的腿部血管将其送入心脏,随后它会附着在心肌上。整个过程无需传统手术的大切口,大大降低了手术创伤。

与传统心脏起搏器相比,新型起搏器优势明显。传统起搏器体积大、重量重,安装时创伤大,而且后期还需要二次手术取出。而新型起搏器不仅体积小、重量轻,还能自行溶解,避免了二次手术的风险。

新型起搏器临床应用,患者能获啥好处?

这款心脏起搏器适用于多种心动过缓患者:

  1. 因急性心梗、心肌炎导致心律缓慢的患者。
  2. 预期将出现明显心动过缓的高危患者。
  3. 它还能作为预防措施,为某些特定情况提供临时起搏支持。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主任委员黄德嘉教授表示,植入心脏起搏器是治疗非可逆性心动过缓的唯一有效方法。这款全球最小心脏起搏器Micra的出现,标志着心脏起搏技术进入了新时代。

从个人角度看,它给患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对于无法耐受长期佩戴传统起搏器的患者来说,现在有了更安全、便捷的选择。由于设备能自行溶解,患者后续护理的负担和风险大大降低。而且体积小巧,植入创伤小,恢复时间短,更多患者愿意接受这种治疗。

美敦力公司在第二届进博会上宣布,这款起搏器正式在国内上市,预计年底进入各大医院。

未来可期,如何做好健康管理?

从当前趋势来看,未来医学在心脏治疗方面会有更多创新。这款心脏起搏器的推广前景广阔,预计会有越来越多的心动过缓患者从中受益,生活质量得到提升。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相关知识,这里提供一些健康教育内容:

公众对新疗法的认知和接受度很重要,大家应多关注医学研究进展及新疗法的应用。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采取一些预防保健措施,如定期体检,及时发现潜在问题;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减少心动过缓的发生风险。

这款世界最小心脏起搏器的问世,在技术创新、临床应用和个人受益方面都有显著优势,为心动过缓患者带来了新希望。希望大家关注医学研究进展,提高对新型心脏起搏器的认知和接受度,享受更加健康的生活。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页内容撰写过程部分涉及AI生成(包括且不限于题材,素材,提纲的搜集与整理),请注意甄别。

7日热榜
国家卫健委发布减肥指南,各地区专属食谱大揭秘!
甘氨酸镁的最佳服用时间以获得最大益处,据科学所说
35种易消化的食物(以及应限制或避免的难消化食物)
想提高睡眠质量?试试这些综合方法!
40岁女性生育别怕!做好这些要点实现健康生育
心源性猝死保命指南:识别征兆、预防及急救要点!
各年龄段最佳睡眠时长,你睡对了吗?
重大突破!B型血肾脏转化为O型通用肾缓解移植难题
警惕流脑!掌握预防措施守护你和家人健康!
焦虑症躯体化专家教你五招有效应对身体不适
同分类新闻
脑机接口技术前景无限,呼吁各界共同推动发展!
神秘武器YCT - 529,开启男性避孕新时代?
呼吁关注肝癌新疗法钇90微球,为健康保驾护航!
免疫与精准治疗双管齐下,小细胞肺癌治疗前景光明!
联合用药!乙肝治愈率提升3倍,慢乙肝患者有救了!
呼吁关注乙肝‘功能性治愈’医学进展,助力公众健康!
无激素还达99%避孕率,YCT - 529会成避孕新宠吗?
重大突破!B型血肾脏转化为O型通用肾缓解移植难题
马拉松爱好者必看:合理训练保护大脑健康建议!
一起关注3D细胞培养技术,为人类健康添惊喜!
最新国内
三招辨别奶茶‘科技与狠活’,选健康饮品这么做!
被宠物咬伤怎么办?及时就医+管理宠物是关键!
世界最小心脏起搏器问世,究竟有何独特优势?
长期睡眠不足危害大!患病风险最高增50%!
春日科学防痘秘籍大公开,助你清爽无痘过春天!
与喜欢的人散步,快来开启健康快乐生活!
33岁小伙718.8斤减至400斤,肥胖危害与减重法揭秘!
深蹲真的会伤膝盖吗?正确姿势技巧揭秘!
世界新闻
如何有效实施医疗领域的AI
蒙特雷科技大学与德克萨斯大学合作成立拉丁裔健康研究中心
ChatGPT的使用可能与更高的孤独感相关
什么是超加工食品?这个问题太复杂了
奥斯汀教育工作者入选梅奥诊所项目,将人工智能引入课堂
人工智能可提前数年预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佛罗里达火灾烟雾有害,如何保护自己和家人
每天吃草莓对身体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