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食物中毒建议:合理饮食、注意冰箱使用!

2025-03-31 10:20:01
作者:张熙
疾病:食物中毒,学科:保健科,字数:942

近期,河南郑州的刘女士一家遭遇了一场食物中毒危机。刘女士一家三口食用了冰箱里存放的隔夜水煎包和披萨后,凌晨四点左右相继出现手脚冰凉、高烧、呕吐及腹泻等症状,一家人被紧急送往医院,经诊断为食物中毒。幸好经过治疗,目前他们已脱离危险,正在恢复中。这一事件的起因是刘女士父母较为节俭,觉得食物放冰箱一天没问题,却没料到可能会有细菌滋生。

隔夜食物引发危机,一家三口紧急就医

在这起食物中毒事件里,刘女士一家吃的是冰箱中放了一夜的水煎包和披萨。凌晨四点左右,一家人陆续身体不适,手脚冰凉、高烧,还伴有呕吐和腹泻。高烧让他们浑身滚烫,呕吐与腹泻更是让身体虚弱不堪。家人赶紧将他们送往医院,医生诊断为食物中毒。好在送医及时,如今一家三口已脱离危险,正慢慢恢复。

冰箱非“保险箱”,细菌滋生藏隐患

此次食物中毒,根源在于对冰箱的错误认知。很多人以为把食物放冰箱就安全了,实则不然。冰箱只是延缓细菌生长速度,无法彻底杀灭细菌。像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常见致病菌,易在温度适宜、湿度较高的环境中繁殖。即便食物放冰箱,只要条件合适,细菌依然会生长。食物中毒症状常见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反应,严重时可能脱水、电解质紊乱甚至休克,十分凶险。

食物保存有窍门,安全知识要掌握

为避免类似食物中毒事件,我们要了解食物保存期限。一般来说,食物放冰箱超过三天就别吃了。不同食物保存期限不同,熟食、剩菜等易腐食品,应尽快吃完。比如熟食,最好当天或第二天就消灭掉。吃隔夜食物时,一定要充分加热,这样能杀灭有害微生物。我们还可以通过一些简单方法判断食物是否变质,比如看颜色,若颜色异常或有怪味,大概率就不能吃了。

预防食物中毒,从日常小事做起

预防食物中毒,要从多方面入手:

  1. 合理安排饮食,根据家人食量做饭,减少剩饭剩菜,既避免浪费,又降低食品安全风险。
  2. 家庭成员养成良好卫生习惯,餐前洗手,餐具定期消毒。
  3. 正确使用冰箱,保持内部清洁,合理摆放食物,生熟分开存放。
  4. 夏季高温,食物易变质,要特别注意保存条件,易变质食物尽快食用。

此次食物中毒事件为我们敲响了食品安全的警钟,大家要提高警惕,关注家人健康,从生活小事做起,保障全家饮食安全。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页内容撰写过程部分涉及AI生成(包括且不限于题材,素材,提纲的搜集与整理),请注意甄别。

7日热榜
同科室新闻
跟雷军学健康管理,实现你的健康目标!
跑步益处多,快来开启身心愉悦的健康跑步之旅!
真人版“切水果”助燃脂,水果减肥法或速瘦20斤!
清晨锻炼暗藏风险,傍晚才是健身黄金期?
别再熬夜啦!赶紧改善睡眠习惯拥抱健康生活!
任何年龄戒烟都不晚!快行动拥抱健康生活!
网红减肥骗局曝光!“小粉豆”背后竟藏这些猫腻!
马拉松爱好者必看:合理训练保护大脑健康建议!
游泳魅力无限,快来体验健康生活乐趣!
建议!消费者养成查看食品标签习惯保障健康
最新国内
近30吨医保药涉案超2亿,医保药回收黑链多可怕!
别滥用红霉素软膏!科学用药守护全家皮肤健康!
重大突破!B型血肾脏转化为O型通用肾缓解移植难题
40岁女性生育别怕!做好这些要点实现健康生育
预防食物中毒建议:合理饮食、注意冰箱使用!
跟雷军学健康管理,实现你的健康目标!
跑步益处多,快来开启身心愉悦的健康跑步之旅!
真人版“切水果”助燃脂,水果减肥法或速瘦20斤!
世界新闻
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能否超越人类医生?斯坦福大学最新研究发现
当AI护士重塑医院护理时,人类护士正在反击
谷歌扩大健康查询的AI概览范围
探索黄酮类化合物在2型糖尿病中的治疗潜力
国际空间站上更多微生物可能改善宇航员健康
外泌体治疗市场预计到2034年将达到33.6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达10.29%
世界上最长寿的人细胞比实际年龄年轻17岁,她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令人惊讶
科学家揭示富含益生元的日常食物以改善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