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刺卡喉危害大!这些正确预防和应对措施要牢记

2025-01-28 09:20:01
作者:张熙
疾病:鱼刺卡喉,学科:消化科,字数:915

近期,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消化内科来了一位特殊患者叶女士。吃饭时,她不小心吞了根鱼刺,刚开始只是有点不舒服,没太在意。可接下来三天,吞咽疼痛越来越严重,她只好来医院求助。医生先做了胸部CT,确定食管里有异物,但初次胃镜却没找到鱼刺位置。经验丰富的周飞副主任医师判断,鱼刺可能扎进食管壁甚至穿出去了。为确保安全,医生团队决定在内镜下切开食管壁取刺。好在手术顺利,成功帮叶女士取出了鱼刺,解除了痛苦。

吞咽鱼刺的风险及后果

叶女士这样的情况可不少见,很多人吃饭时都可能遇到。要是不小心吞了鱼刺,刚开始症状轻,容易被忽略。但随着时间推移,问题可就大了。比如,鱼刺扎进食管壁,会引起局部炎症、感染,严重的还会穿孔。一旦穿孔,细菌跑到胸腔或腹腔,引发脓肿、败血症等,会危及生命。而且,鱼刺还可能造成食管狭窄,影响正常吞咽。

医学统计显示,每年因鱼刺卡喉去医院的人有很多,部分患者因为没及时治疗,出现了严重并发症。这足以说明,大家得重视鱼刺卡喉这件事啦。

错误的应对方法及其危害

鱼刺卡喉时,不少人会尝试一些“土方法”,但往往是错的。有人想通过吞咽食物,像馒头、米饭来把鱼刺带下去,这不仅没用,还会让鱼刺扎得更深,增加取出难度和风险。喝水也不行,不仅冲不走鱼刺,还可能刺激喉咙,让疼痛和不适更严重。还有人听说喝醋能软化鱼刺,这也不科学。醋的酸性根本软化不了鱼刺,反而可能损伤食管黏膜,造成二次伤害。

医生提醒,一旦发现鱼刺卡喉,别再用这些错误方法了,应立刻停止进食,尽快去医院。医生能用内镜等手段,准确找到鱼刺位置并安全取出,避免不必要的危险。

正确的预防和应对措施

想要避免鱼刺卡喉,吃饭时就得专心,细嚼慢咽,尤其是吃带刺的鱼时,更要小心。选择去骨鱼或者用工具把鱼刺挑出来,也是个好办法。家里有老人和小孩的,家人要多留意他们的饮食安全,确保食物里没有残留鱼刺。

要是不小心吞了鱼刺,正确做法是马上停止进食,保持冷静,别剧烈咳嗽或呕吐,防止鱼刺移位。然后尽快去医院,让专业医生处理。早点干预,能大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保障自己的健康。

叶女士的经历提醒我们,鱼刺卡喉别不当回事,正确预防、及时就医才是关键。

7日热榜
甲流超7天还会有传染性吗?这些情况要特别注意
车厘子“中毒”传闻不断,到底还能不能放心吃?
宝宝感染甲流?新手爸妈必看的家庭护理与预防建议
996上班族必看:坚持健身的实用建议!
车厘子吃多了真会中毒?专家揭开真相,教你正确食用
身上长出这5种瘊子?可能是HPV感染,早发现早治疗很重要
甲流一周内可能发展成病毒性肺炎?这些症状要警惕
甲流来袭!如何有效预防保护自己和家人
为什么你总是特别容易紧张?科学揭秘背后原因与应对方法
车厘子升糖指数仅22,食用要注意啥?
同科室新闻
春节美食诱人!这份消化道健康建议请查收
7个伤肠胃的坏习惯你有吗?快来看看怎么改善
赶紧远离危险催吐行为!不当催吐危害极大
得了脂肪肝一定要吃保肝药吗?一文揭秘
生吃淡水鱼当心肝吸虫入侵,严重可致肝硬化甚至死亡
定期换筷子能有效降低胃癌风险?这些细节你必须知道
这些你以为的养胃习惯,可能正在悄悄伤害你的胃!
车厘子便宜大甩卖,为何吃多了反而让人难受?
追求健康需谨慎!莫轻信网络“养生秘诀”
不同位置的腹痛,背后隐藏着哪些健康隐患?
最新国内
癌症晚期母亲的故事:重视临终关怀刻不容缓!
普通米饭73冷藏后50!这种控糖法适合你吗
传统跑步观念大错特错?科学跑步方式大揭秘
20岁就开始抗老真的有必要吗?
4年连生三胎!农民工夫妻为救女开启艰难求“配型”之路
快收下这份养生指南,全方位守护你的健康!
人工智能癌症疫苗系统比传统疗法强在哪?
想要健康好体态?这些改善方法快收藏!
世界新闻
数字转型推动韩国医疗保健4.0时代
PlanVoyager 推出简化美国医疗计划导航的人工智能平台
梵蒂冈发布关于在医疗保健中使用人工智能的伦理指南
BayCare试点新AI技术变革临床文档记录
GE医疗与英国最大私立医院网络达成2.48亿美元设备协议
梵蒂冈文件提出关于人工智能使用的指南
北爱尔兰和威尔士携手开展突破性的癌症创新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