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学领域,心肌梗死属于常见且危险的疾病。不少人存在这样一个误区:心电图正常就代表没有心肌梗死。事实上,心肌梗死症状众多,如胸闷、胸痛、呼吸困难等。而且,诊断心肌梗死并非只依赖心电图,有相当比例的患者,不管是急性还是陈旧性心肌梗死,心电图都可能完全正常。这是因为心电图异常可能需20 - 30分钟才显现,甚至有些患者心电图始终正常。所以,我们不能仅因心电图正常就排除心肌梗死的可能。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了解心肌梗死的其他诊断方式、心肌酶谱的意义、预防方法以及胸闷胸痛但心电图正常时的应对措施等内容。
一、心肌梗死的症状及其他辅助判断方式
心肌梗死有不少症状。
- 胸痛是最常见的症状,这种胸痛就像是胸口被一块大石头压着,感觉闷闷的,而且疼痛还会向左肩、左臂,甚至颈部、下颌部放射,仿佛一条疼痛的线在身体里蔓延。
- 呼吸困难也是症状之一,患者会感觉气不够用,就像有一双无形的手在掐着喉咙,呼吸变得急促而困难。
- 部分患者还会出现恶心、呕吐症状,肠胃会突然变得很不舒服,这其实是心肌梗死导致的,而并非吃坏东西了。
除了心电图,还有其他辅助判断心肌梗死的方法。
- 心肌酶谱检查很重要。当心肌细胞受损后,心肌酶会释放到血液中,使血液中的心肌酶水平升高,例如肌酸激酶同工酶(CK - MB)、肌钙蛋白I(cTnI)和肌钙蛋白T(cTnT),如果这些指标异常升高,就需高度怀疑心肌梗死。
- 心脏超声能够提供帮助。它可以观察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如果发生心肌梗死,心脏的某个部位可能会出现运动减弱或者不协调的现象,就像一个团队里有成员突然“掉链子”了。
- 冠状动脉造影更是诊断的“金标准”。通过向冠状动脉注入造影剂,能够清楚地看到冠状动脉是否存在狭窄或者堵塞的地方,这就如同给心脏的血管做一次“管道检查”,哪里堵塞一目了然。
二、心肌酶谱检查对心肌梗死诊断的意义及正常范围
心肌酶谱检查对心肌梗死的诊断意义非凡。
- 它就像一个警报器。当心肌细胞因缺血、缺氧受损时,心肌酶会释放到血液中,使得血液中的心肌酶浓度升高,这时心肌酶谱检查就能捕捉到这种变化,及时提醒医生患者可能发生了心肌梗死。
- 它有助于判断心肌梗死的范围和严重程度。如果心肌酶升高明显,说明心肌细胞受损范围可能较大,病情也就比较严重。
不同的心肌酶正常范围有所不同。
- 肌酸激酶(CK),男性正常范围大概是50 - 310 U/L,女性是40 - 200 U/L。
- 肌酸激酶同工酶(CK - MB),正常范围一般是0 - 25 U/L。
- 肌钙蛋白I(cTnI),正常情况下小于0.1μg/L,肌钙蛋白T(cTnT)正常时小于0.03μg/L。
三、日常生活中预防心肌梗死的健康生活方式
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心肌梗死的重要防线。
(一)饮食方面
- 应多吃蔬菜水果。像苹果、香蕉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有助于降低胆固醇,保持血管弹性;西兰花、芹菜等蔬菜含有丰富营养物质,可促进血液循环。
- 要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例如油炸食品、动物内脏等,这类食物吃多了会使血脂升高,导致血管壁堆积脂肪,增加心肌梗死风险。
- 需控制盐的摄入量,每天最好不超过6克,过多的盐会使血压升高,加重心脏负担。
(二)运动方面
- 适度的有氧运动很有益处,比如每周进行3 - 5次快走,每次30分钟左右,快走时身体微微出汗、心跳稍微加快即可,这样能够增强心脏功能,提高心肺耐力。
- 运动前一定要做好热身,简单的拉伸运动,活动关节,能让身体适应即将到来的运动强度,避免突然运动对心脏造成冲击。
- 要避免过度运动,过度运动可能会使心脏负担过重,反而对身体不利。如果在运动过程中感觉特别累或者不舒服,应马上停止运动。
(三)生活习惯方面
- 要戒烟限酒,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质会损害血管内皮细胞,使血管收缩,容易引发心肌梗死;适量饮酒的话,男性每天饮酒的酒精量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过量饮酒会对心脏产生不良影响。
- 要保持充足的睡眠,每天保证7 - 8小时的睡眠时间,让心脏得到充分休息,睡眠不足会使身体处于应激状态,血压升高,增加心肌梗死风险。
四、胸闷、胸痛但心电图正常时的应对方法
如果出现这种情况,绝不能掉以轻心。
- 首先要保持冷静,不要惊慌,因为情绪过度紧张可能会加重症状。
- 原地休息,尽量找个舒适的位置坐下或者躺下,减少身体活动,避免加重心脏负担。
- 及时呼叫急救人员,即便心电图正常,也不能排除心肌梗死的可能,让专业医生进一步检查和判断才是最安全的。
- 在等待急救人员的过程中,如果身边有硝酸甘油,可以舌下含服一片,硝酸甘油可扩张冠状动脉,缓解心绞痛症状,但如果含服后症状没有缓解,不要反复服用。
总之,心肌梗死是一种危险的疾病,我们不能仅仅依靠心电图来判断是否患病。要全面了解心肌梗死的症状、诊断方法,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其发生,当出现疑似症状时要正确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