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武汉大学附属爱尔眼科医院接诊了一位特殊的小患者。5岁女童洋洋的家长发现孩子左眼黑眼珠比右眼大,一开始以为是天生如此,没太在意。可随着时间流逝,洋洋出现了视力下降、畏光的情况,甚至还不慎摔伤。家长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赶忙带孩子到医院检查,结果确诊为左眼先天性青光眼。幸运的是,医生为洋洋施行了Schlemm管扩张术,术后眼压稳定,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先天性青光眼的症状表现多样。首先是黑眼珠不对称,就像洋洋那样,一侧黑眼珠比另一侧明显增大。孩子还可能会出现流泪畏光的情况,在正常光线环境下也会频繁眨眼、流泪。部分患儿伴随倒睫,睫毛向内生长刺激眼球;有些则会不自觉地偏头,可能是为了减轻眼部不适。此外,眼睛肿胀和视力进行性下降也是典型症状。这些表现看似普通,实则暗藏危机。持续升高的眼压会压迫视神经,阻碍眼球正常发育,若不及时干预,可能导致不可逆的视力损害甚至失明。建议家长定期观察孩子的眼部情况,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
先天性青光眼源于胚胎期房角发育异常,包括房水引流通道结构缺陷或残留胚胎组织阻塞。这种解剖异常导致房水循环受阻,眼内压持续升高。婴幼儿眼球壁胶原纤维尚未发育完善,在高眼压作用下,角膜会代偿性扩张,形成特征性的大角膜(黑眼珠不对称)。流泪畏光是由于高眼压刺激三叉神经末梢引发反射性泪液分泌,同时虹膜根部受牵拉导致畏光反应。倒睫与眼球扩张引起的睑缘位置改变有关,而偏头现象则是患儿为缓解视野缺损采取的代偿姿势。
治疗需多管齐下:
除先天性青光眼外,儿童常见眼病还包括:
先天性青光眼虽具致盲风险,但通过早发现、规范治疗和系统管理,多数患儿可获得良好预后。家长应树立科学的眼健康管理意识,为孩子筑牢视力防护墙。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页内容撰写过程部分涉及AI生成(包括且不限于题材,素材,提纲的搜集与整理),请注意甄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