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能等油冒烟了再炒菜?这背后关乎全家健康

2025-01-22 09:40:01
作者:张熙
疾病:心血管疾病,学科:营养科,字数:2109

炒菜,这件看似稀松平常的小事,实则暗藏着大学问呢!不知你有没有留意到,如今常常能听到“别等油冒烟了再炒菜”这样的说法。这可不是毫无根据的随意之言,它可是与咱们的健康饮食紧密相连,关系重大呢!毕竟,烹饪方式是否正确,直接影响着饭菜的营养程度和我们的身体健康,而炒菜时倒油的时机,无疑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那么,究竟为什么不能等油冒烟了再炒菜呢?接下来,咱们就好好唠唠。

过去为啥习惯等油冒烟才炒菜

在过去的岁月里,人们习惯等油冒烟了才开始炒菜,这背后可是有着诸多原因的。以前呀,很多家庭都食用压榨菜籽油。那时候的压榨工艺相对来说比较简单,生产出来的菜籽油烟点比较低。所谓烟点,简单解释一下,就是油开始冒烟时的温度。一般情况下,过去的压榨菜籽油烟点大概在 160℃ - 180℃之间。当油冒烟的时候,实际上温度并没有特别高,通常不会达到 200℃。

在那样的条件下,等油冒烟再把菜下锅,对于当时的人们而言,确实是一种比较合适的烹饪方式。一方面,冒烟的油能够更好地激发出菜籽油那独特迷人的香味,炒出来的菜香气四溢,让人闻着就垂涎欲滴;另一方面,以当时人们的认知来看,这样做似乎也不会对菜品的质量和健康造成太大的影响。久而久之,等油冒烟再炒菜就逐渐成了大家习以为常、自然而然的烹饪习惯。而且呀,过去人们大多是在自家温馨的小厨房里做饭,并没有太多科学的烹饪知识广泛普及,更多的是凭借祖祖辈辈传下来的经验和传统做法,所以这种习惯就这样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了下来。

现在的油为啥不能等冒烟再炒

时光流转,如今食用油的情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的食用油经过了多道复杂精细的工序处理,像精炼、脱胶、脱色、脱臭等等一系列流程。经过这些工序的“洗礼”,食用油变得清澈透亮,杂质大大减少,品质得到了大幅提升。然而,这看似美好的变化背后,却带来了新的问题——现在的油一旦冒烟,油温往往就过高啦。

一般来说,现在咱们常见的食用油,比如大豆油、玉米油等,烟点大多在 190℃ - 246℃之间。当油冒烟的时候,油温很可能已经超过 200℃了。在这么高的油温下炒菜,那可会带来不少让人头疼的麻烦事儿。首先,食材中的营养成分会遭到严重破坏。就拿蔬菜里的维生素 C、维生素 B 族等来说吧,它们可都是对人体极为重要的营养物质,可偏偏它们特别“怕热”。油温一旦过高,这些宝贵的维生素就会大量流失,导致炒出来的菜营养价值大打折扣,原本营养丰富的蔬菜,可能就变得没那么“营养满满”了。

其次,高温还会让油产生一些对健康有害的物质。当油温过高时,油脂会发生氧化、聚合等一系列复杂的反应,生成一些诸如反式脂肪酸、苯并芘等有害物质。反式脂肪酸会使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坏胆固醇”的含量增加,同时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也就是“好胆固醇”的水平,这样一来,患动脉硬化、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就大大增加了。而苯并芘更是一种强致癌物,长期摄入含有苯并芘的食物,患上肿瘤的几率也会显著提高。所以呀,现在要是还继续等油冒烟再炒菜,那对健康造成的危害可不容小觑啊!

炒菜的正确做法

既然等油冒烟再炒菜存在这么多弊端,那正确的烹饪方法应该是怎样的呢?专家给出了建议,在日常炒菜的时候,要在油还没有冒烟的时候就把食材放入锅中。这样做的好处可多啦!一方面,能够最大程度地保留食材的营养成分,让我们品尝到美味的同时,还能摄入充足的营养,吃到更健康、更有营养的饭菜;另一方面,也能有效减少有害物质的产生,降低对健康的潜在威胁,为我们的身体保驾护航。

除了把握好倒油的时机,选择合适的食用油同样至关重要。咱们尽量挑选烟点较高的食用油,比如说橄榄油中的初榨橄榄油,它的烟点一般在 160℃ - 207℃;而精炼橄榄油烟点能达到 238℃左右。再比如棕榈油,烟点在 235℃左右。这些烟点较高的油,在烹饪过程中不容易冒烟,能让我们更好地控制油温,轻松应对各种烹饪场景。那怎么判断食用油的烟点高低呢?一般来说,在购买食用油的时候,我们可以仔细查看产品标签,上面通常会标注一些产品信息,其中就包括烟点范围。要是没有明确标注的话,也没关系,我们还可以向热情的销售人员咨询了解。

在烹饪过程中,控制火候也是其中的关键要点。大家可别把火开得太大了,不然油温很容易升得过快过高。刚开始的时候,可以先用中火将油慢慢烧热,当看到油微微泛起波动,还没有冒烟的时候,就可以把食材下锅啦。然后呢,再根据食材的特点和烹饪要求,灵活巧妙地调整火候。就像炒青菜的时候,放入青菜后可以适当加大一点火,快速地翻炒,这样既能保证青菜的口感脆嫩爽口,又不会因为油温过高而破坏其中的营养成分。

炒菜,虽然是我们每天都会做的日常小事,但里面的学问可真是不少啊!“别等油冒烟了再炒菜”这句话,大家一定要牢牢记住呀!这简简单单的几个字,背后承载着我们和家人的健康。选择合适的食用油,把握好倒油的时机,控制好火候,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细节,却能让我们的烹饪方式变得更加健康科学,做出的饭菜不仅美味可口,还营养丰富。让我们从现在开始,用正确的烹饪方式,精心守护全家人的健康吧!

7日热榜
甲流超7天还会有传染性吗?这些情况要特别注意
车厘子“中毒”传闻不断,到底还能不能放心吃?
宝宝感染甲流?新手爸妈必看的家庭护理与预防建议
996上班族必看:坚持健身的实用建议!
车厘子吃多了真会中毒?专家揭开真相,教你正确食用
身上长出这5种瘊子?可能是HPV感染,早发现早治疗很重要
甲流一周内可能发展成病毒性肺炎?这些症状要警惕
甲流来袭!如何有效预防保护自己和家人
为什么你总是特别容易紧张?科学揭秘背后原因与应对方法
车厘子升糖指数仅22,食用要注意啥?
同科室新闻
想摆脱‘游泳圈’?腹部脂肪难减原因及对策必知
想健康过春节?快收下这份专家的科学饮食建议
必知!四种常见坚果的营养价值及食用量
春节前夕必看!三类年货竟藏健康风险
想预防腿抽筋?快多摄入这些富含镁的食物!
炒菜用剩的油还能反复用?危害你知道吗
青少年喝咖啡为何贫血风险大增?特殊人群咋喝?
男子咀嚼次数从4次到28次10天减重4.2斤的秘密
正确吃车厘子!这些安全要点一定要知道
吃饭速度快慢对比!对健康影响竟然这么大?
最新国内
癌症晚期母亲的故事:重视临终关怀刻不容缓!
普通米饭73冷藏后50!这种控糖法适合你吗
传统跑步观念大错特错?科学跑步方式大揭秘
20岁就开始抗老真的有必要吗?
4年连生三胎!农民工夫妻为救女开启艰难求“配型”之路
快收下这份养生指南,全方位守护你的健康!
人工智能癌症疫苗系统比传统疗法强在哪?
想要健康好体态?这些改善方法快收藏!
世界新闻
数字转型推动韩国医疗保健4.0时代
PlanVoyager 推出简化美国医疗计划导航的人工智能平台
梵蒂冈发布关于在医疗保健中使用人工智能的伦理指南
BayCare试点新AI技术变革临床文档记录
GE医疗与英国最大私立医院网络达成2.48亿美元设备协议
梵蒂冈文件提出关于人工智能使用的指南
北爱尔兰和威尔士携手开展突破性的癌症创新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