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月6日,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卫生部门报告了一则令人揪心的消息:美国出现了首例人感染H5N1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死亡病例。这名患者年龄超过65岁,本身存在潜在健康问题,而且曾接触过私人后院饲养的禽类和野鸟。目前,该病毒对普通公众的公共健康风险较低,不过接触鸟类、家禽或牛的人群感染风险更高。截至1月3日,美国此前已有66人确诊感染,尚未发现人际传播现象。这一消息宛如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引起了广泛关注。
H5N1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属于甲型流感病毒。从病毒结构来看,它宛如一个精巧而神秘的“微观世界”,具有典型的流感病毒结构特点,有包膜,包膜上有血凝素(H)和神经氨酸酶(N)等刺突。血凝素就像是病毒的“神奇钥匙”,能巧妙地帮助病毒与宿主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从而顺利进入细胞。神经氨酸酶则如同病毒的“开路先锋”,有助于新产生的病毒从感染细胞中释放出来,继而去感染其他细胞。
这种病毒主要通过禽类传播。在禽类的世界里,它可以通过直接接触、空气飞沫等方式悄然传播。比如,健康的禽类与感染病毒的禽类亲密接触,或者吸入了感染禽类呼出的带有病毒的飞沫,都可能被感染。而对于人类来说,通常是在接触了感染病毒的禽类及其分泌物、排泄物后被感染。例如,在处理病死禽时,若没有做好防护措施,病毒就可能像狡猾的“入侵者”,通过破损的皮肤、黏膜等进入人体。此外,在一些特定环境下,如活禽市场等病毒污染严重的场所,也可能通过呼吸道吸入病毒而感染。
过往历史上,H5N1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在全球范围内曾多次掀起“风暴”。在一些亚洲、欧洲和非洲国家都曾出现过禽流感疫情。比如在一些地区,大量的家禽感染死亡,仿佛一场无情的“浩劫”,给当地的畜牧业造成了巨大损失。同时,也有少数人感染病例的报告,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些爆发事件犹如警钟长鸣,提醒人们,禽流感病毒的威胁不容小觑,需要加强监测和防控。
患者超过65岁且有潜在健康问题,这两个因素就像两座“大山”,可能对感染及病情发展产生重要影响。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免疫系统功能会逐渐下降,身体对病毒的抵抗力也会变弱。就好比一辆使用多年的汽车,零部件会出现磨损,运行效率不如新车。当感染病毒后,老年人的身体可能无法像年轻人那样迅速有效地启动免疫反应来对抗病毒,导致病毒更容易在体内“安营扎寨”,大量繁殖,病情也可能发展得更快、更严重。而潜在健康问题,比如本身有一些慢性疾病,会进一步削弱身体的抵抗力,使身体处于一个相对脆弱的状态,就像在抗击病毒的战场上,自身的防御力量已经有所损耗,面对病毒的攻击就更容易陷入困境。
患者接触私人后院饲养的禽类和野鸟的行为,很可能是导致其感染病毒的重要原因。私人后院饲养的禽类可能没有经过严格的防疫管理,容易受到野鸟等外界传染源的“侵袭”。野鸟在自然界中活动范围广,可能在迁徙等过程中接触到各种病毒源。当患者与这些禽类和野鸟密切接触时,病毒就有了可乘之机,可能通过接触传播进入患者体内。这种行为提醒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与禽类接触时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避免类似的高危行为。
美国此前已有66人确诊感染但无人际传播现象,这表明目前该病毒主要还是在禽类与人类之间传播,尚未在人与人之间形成有效的传播链条。这就像是一道暂时的“防护屏障”,给防控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希望,意味着只要做好对禽类的防控以及人类与禽类接触的防护,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病毒的传播。然而,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病毒具有变异性,一旦出现变异,有可能获得更强的人际传播能力,那时防控形势将变得更加严峻,犹如一场更加凶猛的“风暴”袭来。
普通公众感染H5N1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风险相对较低,但也不能忽视。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比如,勤洗手,特别是在接触禽类或者禽类相关物品后,要用肥皂和流动水彻底清洗双手,让病毒无处遁形;避免接触不明来源的禽类,不要随意触摸、捕捉野生鸟类,就像远离隐藏在暗处的“危险”;在购买禽类产品时,要选择正规渠道购买经过检验检疫的产品。此外,还要注意保持居住环境的清洁卫生,定期打扫房间,通风换气,让清新的空气成为家中的“守护者”。
对于接触鸟类、家禽或牛等高危人群来说,感染风险更高。他们在工作或生活中需要采取更为严格的防护措施。首先,要加强职业防护。比如,在从事禽类养殖、屠宰等工作时,要穿戴好防护服、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如同给自己穿上一层坚固的“铠甲”,避免皮肤和黏膜直接接触禽类及其分泌物、排泄物。工作结束后,要及时更换工作服和清洗消毒。其次,要定期进行健康监测。定期进行体检,关注自身健康状况,一旦出现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要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自己的职业接触史。
美国出现的这例死亡病例给人们敲响了警钟。H5N1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有其特定的传播特点和风险人群。无论是普通公众还是高危人群,都应该了解相关知识,采取适当的防范措施,这样才能降低感染风险,保障自身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