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的世界精神卫生月期间,奥林匹克运动会官方账号发布了马龙的采访视频。马龙在视频中提到心理健康十分重要,这一话题引发人们关注。
身体出现问题时,我们会积极寻求医疗帮助,比如感冒了会去看医生,受伤了会进行包扎处理。然而,心理出现问题时,很多人却选择忽视。当有压力时,可能表现为经常失眠、食欲变化或者对日常活动缺乏兴趣。这些都是心理状态发出的信号,我们不能只关注身体上的疲劳,而忽略这些心理的“小提示”。这些情绪如果不加以重视,可能会像身体疾病一样,逐渐累积并产生更严重的后果。
1.借助专业帮助:专业的心理医生可以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像认知行为疗法等,能够帮助改变负面思维模式。心理辅助团队可以通过心理测评等手段,准确评估压力状况。
2.身边人的陪伴作用:当朋友处于压力中时,一个温暖的拥抱就可能传达力量。一起进行简单的活动,比如散步时不刻意说什么,只是陪伴在侧,也能让压力中的人感到安心。陪伴吃饭也是很好的方式,不需要太多言语,这种无声的陪伴能舒缓紧张的神经。
1.保持积极生活态度:每天对着镜子给自己一个微笑,看似简单,却是积极态度的开始。尝试记录生活中的小确幸,比如今天看到一朵美丽的花,把这些美好的瞬间记录下来,有助于培养积极心态。
2.释放压力的方法:运动是很好的方式,像跑步、瑜伽或者游泳,在运动过程中身体会分泌内啡肽,让人产生愉悦感。与朋友倾诉也很有效,把心里的烦恼说出来,就像倒掉垃圾一样,感觉会轻松很多。
1.识别压力源:工作中的压力源可能是任务过多、期限紧迫或者与同事关系紧张。要学会分析哪些情况会给自己带来压力,比如当面临一个大型项目时,意识到这可能是压力源,提前调整心态。生活中的压力源可能是家庭矛盾、经济问题等。当发现家庭中存在矛盾隐患时,就要积极去解决,避免压力积累。
2.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真诚待人是基础,只有真诚才能收获信任。学会倾听他人,当别人说话时,给予专注的眼神和回应,这会让对方感到被尊重,从而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当自己遇到心理不适时,就能从这些关系中获得支持。
1.正视心理状态:不要逃避自己的情绪,无论是焦虑、悲伤还是愤怒,承认它们的存在。可以通过写日记的方式,把内心的想法和感受写下来,这样有助于梳理自己的情绪。
2.放松方法:深呼吸时,找一个安静的地方,慢慢地吸气再缓缓地呼气,每次持续几分钟,重复几次。冥想也是不错的选择,坐在舒适的位置上,专注于自己的呼吸,排除杂念。还可以听一些舒缓的音乐,让自己沉浸在轻松的旋律中。
3.寻求支持:向家人坦诚自己的状况,家人的理解和鼓励是很重要的力量。向朋友倾诉,朋友可能会分享类似的经历和应对方法。
心理健康是一个需要我们全方位关注的重要方面。从认识到它与身体健康同等重要,到特殊人群的心理调节,再到日常的身心保健、压力预防以及压力影响后的康复,每个环节都紧密相连。我们要像关注身体一样关注心理,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