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春节假期流感样病例占比明显回升,这一公共卫生事件让不少人担忧。在公共卫生事件里,个人行为影响着自身和社会的健康安全。了解流感情况、掌握应对和预防措施十分必要。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数据显示,近期春节假期,南北方省份哨点医院报告的流感样病例占门急诊病例总数百分比(ILI%)分别为7.9%和5.7%,高于前一周及2021 - 2023年同期水平。春节人员流动频繁,大大增加了流感传播风险。不同省份流感活动水平有差异,但目前医疗资源未出现明显紧张。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闻发布会指出,近期流感处于季节性流行期,病毒阳性率上升趋缓,预计本月中下旬流感活动水平会逐步下降。
老人和孩子等脆弱人群在流感流行期间要格外注意预防,具体措施如下:
我们要先分清流感和普通感冒。流感主要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症状更严重;普通感冒多是轻微发热、流鼻涕等。日常生活中,可从以下方面预防:
流感疫情期间,人们易出现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长时间防护和对感染的担忧,会带来心理压力。可通过以下方法进行心理调适:
此次春节假期流感样病例占比回升提醒我们,个人健康管理和公共卫生动向不能忽视。个人在应对流感等公共卫生事件中作用关键,采取有效应对和预防措施,能降低感染风险,保护自己和他人健康。未来,随着春季到来,气温回暖利于病毒存活和传播,南方地区流感可能维持较高水平。相关部门会密切关注流感动态,适时调整防控策略。我们每个人都要提高健康意识,积极配合防控工作,为公共卫生安全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