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新研究发表在《高血压》杂志上,指出居住在英国的南亚和东亚成年人在生命历程中可能会有不同的高血压发展轨迹。研究人员分析了超过3,400名自认为具有南亚或东亚血统的英国生物银行(UK Biobank)参与者的健康记录。
先前的研究发现,生活在英国的南亚血统个体患由动脉阻塞引起的心脏病(即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风险明显高于欧洲血统个体,同时在美国生活的南亚成年人患ASCVD的死亡率也高于白人成年人。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探讨了南亚和东亚成年人之间长期血压模式及其对心血管疾病风险的潜在终身影响的差异。研究人员使用参与者在18岁以后的初级保健就诊期间至少两次测量的血压数据,通过住院和门诊护理记录追踪他们的心血管事件,包括心脏病发作、中风和外周动脉疾病。
首席研究员、麻省总医院和麻省理工学院及哈佛大学Broad研究所的博士后研究员So Mi Jemma Cho博士表示:“高血压及其管理在不同种族和族裔人群中存在显著差异,常用的‘亚洲’类别掩盖了这些差异。考虑到年轻时的高血压是过早心脏病风险的主要因素,以及新兴研究旨在研究不同亚裔人群的独特心代谢特征,这一点至关重要。”
研究人员估计了参与者的血压模式,并根据当前吸烟状况、饮食评分和社会决定因素等风险因素建模预测其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
高级研究员、哈佛医学院副教授Pradeep Natarajan博士表示:“这些发现表明,需要为不同的亚裔亚群量身定制血压筛查和治疗时间,以推进个性化护理和预防策略,惠及历史上研究不足的社区。”
“不同的年龄相关血压模式为更好地管理心血管风险和改善多样化人群的护理提供了宝贵见解。”
这项研究的数据来自英国生物银行,该研究招募了2006年至2010年间40至69岁的503,325名英国成年人。深入的健康和生物医学信息是从注册在英国国民健康服务系统并有英国全科医生(类似于美国的初级保健医生)的参与者那里收集的。
分析包括3,453名参与者,其中3,077名自认为来自南亚,376名自认为来自东亚。南亚参与者中,47%为女性,53%为男性;东亚参与者中,64.9%为女性,35.1%为男性。
2017年成人高血压预防、检测、评估和管理指南将高血压定义为收缩压或舒张压大于等于130/80毫米汞柱。
在英国生物银行中,自认为来自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不丹、马尔代夫、尼泊尔或斯里兰卡的参与者被定义为南亚人;自认为来自中国的参与者被定义为东亚人。
参与者在英国生物银行登记时的特征包括:
登记后的健康记录和结果发现:
关键风险因素包括当前吸烟状态(定义为一生中至少吸100支烟且在登记时未戒烟)、根据英国国民健康服务的Eatwell指南量化摄入水果、蔬菜、全谷物、鱼类、乳制品和植物油、精制谷物、肉类和含糖饮料的平均量计算的饮食评分,以及使用Townsend剥夺指数确定的社会经济地位(基于职业、汽车拥有、房屋所有权和家庭拥挤程度)。
研究的局限性包括其发现可能不适用于英国以外的亚洲人,因为医疗系统、生活环境和文化适应的差异可能会影响结果。
西北大学费恩伯格医学院助理教授、心脏病学和预防医学专家、Bluhm心血管研究所的预防心脏病学家Nilay S. Shah博士评论道:“作者提供了重要证据,支持心血管风险因素如高血压在经常但不恰当地归类为‘亚洲’的多样化社区中并非均匀分布。”
Shah补充说:“鉴于作者能够评估两者,这些发现表明,高血压流行病学在自我认同的亚洲群体和遗传亚洲血统之间有所不同,这应促使进一步探索社会风险因素的差异,这些因素可能解释了自我报告的亚洲族裔群体之间的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结果的差异;同时,需要更彻底地理解导致亚洲遗传血统群体之间高血压流行病学差异的遗传组成。”
“最终,这些来自英国亚洲成年人群的研究发现表明,社会因素和遗传因素的复杂相互作用导致了亚洲人群中高血压的不同体验。要理解亚洲人群的心血管风险因素和结果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