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73岁的黄志明先生在其右膝接受了由新AI算法支持的手术。这项技术是由亚历山大医院开发的,旨在减少全膝关节置换手术的时间,使手术时间减半。该算法被集成到机器人的软件中,能够在几分之一秒内确定植入物的最佳位置。机器人通常用于提高手术的精确度。
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是新加坡最常见的手术之一,每年约有6,000例。然而,每个患者的骨骼和韧带结构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决定最佳植入位置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目前,这一过程是在手术过程中进行的,外科医生手动规划和调整股骨和胫骨(即大腿骨和小腿骨)植入物的位置,耗时约15分钟。由于时间限制,外科医生探索可能解决方案的能力有限。
亚历山大医院骨科手术部门的顾问医生李永辉博士表示,术前无法进行规划,因为现有的影像技术(从X光到计算机断层扫描和磁共振成像)无法提供患者膝关节的全部运动范围等详细信息。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李永辉博士与当时还是医学生的吴文龙医生和罗恩先生共同开发了这一算法,旨在使机器人辅助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更加准确和高效。吴文龙医生目前是新加坡中央医院的住院医师,而罗恩先生则是医学院的应届毕业生。
利用他们在编码和编程方面的经验,三人仅用一周时间就开发出了该算法。该算法可以在不到0.1秒的时间内计算数千种排列组合,以确定精确到0.5毫米的最优植入位置。
一项针对67名接受机器人辅助全膝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的前瞻性研究于2021年1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进行,其中25例使用了该算法。结果显示,使用算法的92%的手术精确度达到了1.5毫米以内,而未使用算法的病例中仅有52%达到这一精度。此外,使用算法的手术规划时间缩短至约1分钟,而非算法组则超过14分钟。这使得使用算法的手术时间缩短至约38分钟,而非算法组则超过73分钟。
使用算法的患者报告了更高的满意度,因为他们的膝关节置换效果更好,且并发症更少。李永辉博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我们的研究表明,这可能会改变游戏规则,影响未来所有机器人辅助全膝关节置换手术的准确性和效率。”
他还指出,手术时间的减少还可以为患者带来其他积极结果,如感染风险降低和麻醉时间减少。目前正在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以确定该算法的效果。
2023年10月,团队在新加坡申请了专利,随后在2024年8月通过国际专利合作条约保护其在全球150个国家的专有权。该项目在2024年的美国国际关节置换技术学会大会上进行了展示,并在同年获得了新加坡P Balasubramaniam青年骨科研究奖。
自2023年8月以来,已有约200名患者接受了这种创新技术的手术。家庭主妇丽塔·萨斯瓦蒂女士在三年前首次感到膝盖疼痛,分别于2024年1月和两周前接受了右膝和左膝手术。这位73岁的老人表示,她现在可以走得更快、更久,而且“完全没有疼痛”。
退休船舶维修工人黄志明先生于2023年11月接受了右膝手术,四个月后完全康复,并于2024年4月在中国贵州旅游时爬上了山。他计划于2026年1月接受左膝手术。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