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聊天机器人支持患者到AI诊断工具,人工智能正在重塑医疗保健服务,这一点在IMAGINE AI活动上得到了充分体现。忘记测量血压了吗?CHAMP(基于人群的慢性病管理计划聊天机器人)会发送每日提醒帮助您保持健康。该虚拟助手展示了人工智能如何在新加坡改变医疗保健服务。
像CHAMP这样的工具通过简化流程使患者能够更安全、更轻松地管理自己的健康,从而提升患者护理水平。两年一度的活动还展示了使用生成式AI的伦理清单等进展,反映了技术在改善患者结果方面的日益增长的信任。
2023年6月,新加坡国立大学健康系统(NUHS)推出了CHAMP聊天机器人,帮助患者更有效地管理血压。它允许患者通过WhatsApp与医疗团队分享血压读数,使医疗团队能够监测生命体征趋势并检测异常情况,促进及时干预。截至现在,已有超过10,000名患者,主要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注册了CHAMP。
新加坡国立大学健康系统的助理集团首席技术官兼国家大学综合诊所的副顾问李汉伟博士表示,分析了3,000名注册CHAMP的患者数据,结果显示他们的平均收缩压下降了5至10毫米汞柱,相当于心血管事件如心脏病发作和中风的风险降低了10%。此外,患者未来可能能够输入血糖读数和其他健康数据。李博士还提到,患者可以期待2025年从聊天机器人获得更多功能,例如根据患者的疾病档案提供定期的生活方式建议和膳食记录挑战,以获得个性化饮食建议来改善健康状况并管理慢性疾病。
李汉伟博士的一位患者林女士(Grace Lim),76岁,已经很好地利用了聊天机器人。她以前经常忘记监测血压,但在李医生的介绍下,这位退休教师和两个孩子的母亲现在已经将聊天机器人纳入了她的日常生活中。每天早上吃完早餐并服药后,她都会通过聊天机器人提交血压和心率数据。她说:“WhatsApp是一个我熟悉的相对容易使用的平台,因此我不必学习新的应用程序或设备。”她还表示信任聊天机器人,因为它是由医疗团队开发的。
当她去国家大学综合诊所就诊时,医疗团队已经知道她的血压读数而无需她告知。林女士说:“这让我感到非常方便。”
确实,信任是任何AI创新在医疗保健领域成功的关键部分。2024年的一项由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领导的国际研究发现,胃肠病学领域的医生普遍信任和接受AI医疗工具。在亚太地区调查的165名胃肠病学家和胃肠外科医生中,有八成报告接受了AI工具用于诊断和评估结肠息肉,这些息肉是可能变成癌症的微生物群落生长物。
南洋理工大学健康与生命科学高级副总裁兼李光前医学院院长孙颖浩教授表示:“我们了解到,胃肠病学界对AI已经有相当多的接触和认识。”
当被问及使用AI指导内镜医生在筛查结肠镜检查中发现息肉是否应移除时,有七成的医生表达了对这种AI辅助应用的信任和接受。“这并不令人惊讶,尤其是对于拥有10年以上经验的资深医生来说,他们通常对AI工具有较高的信任度。”孙教授补充道,“作为谨慎的医生,我们应该首先从更多诊断决策开始使用AI。”
随着AI重塑医疗保健服务,建立道德标准同样至关重要。由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研究生院领导的一个国际研究团队开发了一个开创性的伦理清单,旨在引导从业者应对生成式AI相关的潜在伦理风险。这个名为透明生成式AI伦理报告(TREGAI)的清单在IMAGINE AI 2024上展示,成为医疗专业人士的重要工具。
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AI + 医学科学倡议主任刘楠副教授表示,TREGAI清单帮助研究人员解决伦理问题,并支持负责任、透明的AI发展。该清单系统地识别了问责制、公平性和透明度等伦理问题,有助于增强AI在医疗保健中的可信度和实用性。它还强调了常被忽视的益处原则,确保AI技术为患者和医疗系统提供切实的好处。
“虽然法规发挥着关键作用,但它们往往难以跟上AI技术快速演变和复杂化的步伐,”刘楠副教授说,“TREGAI清单作为一个实用且系统化的工具,帮助研究人员主动评估和解决工作中的伦理考虑。即使在尚未成熟的监管框架下,这也促进了负责任和透明的AI发展。”
展望未来,随着基础的建立,AI有望提高护理标准和治疗效果。一个例子是RUSSELL-GPT,这是新加坡国立大学健康系统开发的安全临床大型语言模型平台,可用于定制减少临床医生行政工作量的任务,包括生成医疗摘要和草拟转诊。其关键工具之一是Medivoice,一种医疗语音转文档程序,帮助护士更高效地记录临床活动和患者沟通。
一项针对新加坡国立大学健康系统临床医生的研究表明,使用该平台的总结工具可提高40%的效率。现在,RUSSELL-GPT已被超过3,600名新加坡国立大学健康系统的工作人员采用为默认生成式AI工具,其能力和采用率不断增长。
展望未来,新加坡国立大学健康系统的学术信息办公室负责人Ngiam Kee Yuan副教授表示,自我护理将进一步通过基于患者偏好的个性化建议得到增强,例如CHAMP聊天机器人用于监测健康数据。
“AI将更加集成到医疗工作流程中,患者将拥有由AI支持的无缝医疗体验,”Ngiam Kee Yuan副教授说。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