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许多具有多种看似无关症状的患者来说,获得准确的诊断可能需要多年的专科就诊和不确定的测试。肥大细胞激活综合症(Mast Cell Activation Syndrome, MCAS)是一种涉及免疫细胞异常的疾病,越来越多地被认为是许多医学谜团的罪魁祸首。
理解这一复杂状况的第一个关键是认识到肥大细胞在全身中的核心作用。这些特殊的免疫细胞作为前线防御者,战略性地分布在与外部环境接触的组织中,包括皮肤、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
肥大细胞含有超过200种信号化学物质的颗粒,包括组胺、前列腺素、白三烯和细胞因子。当它们正常工作时,会在遇到寄生虫或有毒物质等合法威胁时释放这些物质,从而启动适当的炎症反应并吸引其他免疫细胞。
在肥大细胞激活综合症中,这些细胞变得过度敏感,在对无害物质甚至没有任何可识别触发因素的情况下不恰当地释放其化学武器。这种异常激活模式可以发生在没有增加肥大细胞数量的情况下,这与相关疾病如肥大细胞增多症不同。
第二个表现通常是消化系统。鉴于胃微生物群落中肥大细胞浓度较高,消化症状经常主导临床表现。腹痛、腹泻、便秘、恶心和腹胀可能会波动,常常模仿肠易激综合症或炎症性肠病。
食物不耐受是另一个标志,患者报告对以前能够耐受的食物产生反应,尤其是那些高组胺或含防腐剂的食物。这些反应可能立即发生,也可能在食用后数小时才出现,使得识别触发食物变得非常困难。
由于炎症损害了肠壁,可能会出现吸收不良,导致尽管饮食摄入充足但仍然出现营养缺乏。不明原因的体重波动和持续疲劳往往是这种营养耗竭和慢性炎症的结合结果。
第三个表现涉及心血管系统。肥大细胞存在于心脏组织和血管中,不当激活可引起血管扩张、低血压和心动过速——通常符合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的诊断标准,这是一种常与肥大细胞问题共存的疾病。
患者常报告站立时头晕、非运动相关的心悸和血压波动。这些心血管症状通常在暴露于触发因素和显著的肥大细胞激活事件后恶化,形成了有助于临床医生识别潜在免疫功能障碍的模式。
一些患者经历胸痛和呼吸急促,可能模仿心脏病,导致广泛的检查结果正常但症状明显。了解肥大细胞的作用有助于解释主观体验和客观发现之间的明显脱节。
第四个表现涵盖了神经和精神效应。大脑中含有肥大细胞,当它们不恰当地激活时,会释放影响神经递质功能和神经信号传递的炎症介质。患者常报告脑雾、记忆问题、注意力难以集中、头痛和睡眠障碍。
情绪障碍如焦虑和抑郁经常发展,既直接由神经炎症引起,也作为对慢性疾病的生理反应。不幸的是,这些心理症状可能导致临床医生将整个症状群归因于焦虑,进一步延迟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感觉过敏是另一种神经系统表现,患者报告对光、声音、触觉和气味的高度反应。这些敏感性通常先于或伴随激活事件出现,可能作为即将发生的反应的早期预警信号。
第五个表现涉及皮肤,肥大细胞在此处大量存在。潮红、荨麻疹、瘙痒、肿胀和皮疹可能出现,有时由热、压力、阳光或情绪压力触发。这些皮肤症状经常在位置和外观上波动,引起过敏反应的怀疑,尽管过敏测试结果为阴性。
皮肤划痕症,即轻轻抓挠皮肤会产生隆起的痕迹,经常发生。一些患者经历血管性水肿——深层肿胀可能影响面部、嘴唇、喉咙或四肢——当呼吸道结构受到影响时可能变得令人担忧。
这些皮肤表现有时提供了肥大细胞功能障碍最明显的证据,但在某些患者的症状主要集中在其他系统时可能不存在。
第六个表现影响呼吸系统。鼻塞、后鼻滴漏、咳嗽、喘息和呼吸短促可能模仿过敏性鼻炎或哮喘。这些症状往往对这些疾病的常规治疗反应不佳,表明有替代的潜在机制。
一些患者发展出声带功能障碍或矛盾声带运动,即在呼吸时声带不适当收缩。这种现象可能被误诊为哮喘,但对支气管扩张剂无反应,直到识别出肥大细胞的联系才会解决治疗难题。
呼吸系统症状通常在暴露于空气中的触发因素如香水、烟雾、污染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后恶化,导致患者采取生活方式调整以避免这些暴露。
第七个方面涉及引发肥大细胞激活事件的多样化触发因素。虽然个体触发因素谱差异很大,常见的触发因素包括某些食物、药物、环境化学品、温度极端变化、感染、激素波动以及物理或情感压力。
这种触发因素的多样性部分解释了诊断的难以捉摸,因为同一个人可能在食用发酵食品后出现心血管症状,在热暴露后出现皮肤症状,在心理压力期间出现胃微生物群落症状。
许多患者报告说,感染,特别是病毒性疾病或蜱传疾病,先于他们的症状发作。研究越来越多地支持“肥大细胞启动”的概念,即初始的严重应激源如感染或重大创伤会增加肥大细胞对后续触发因素的反应性。
第八个组成部分涉及诊断方法。没有单一的测试可以确诊肥大细胞激活综合症。相反,诊断通常涉及记录症状期升高的肥大细胞介质,排除其他疾病,并通过靶向肥大细胞稳定或介质阻断的药物显示症状改善。
实验室检测可能包括血清类胰蛋白酶、组胺、前列腺素D2、白三烯E4和24小时尿液收集物中的组胺代谢物和前列腺素代谢物。由于介质水平波动,在无症状期收集的样本通常显示正常结果,尽管有显著的疾病活动。
随着研究的进展,临床诊断标准继续演变,当前的方法强调多系统受累、慢性病程和对治疗的反应。异质性和症状波动增加了诊断挑战。
管理通常涉及多方面的措施,包括避免触发因素、H1和H2抗组胺药、肥大细胞稳定剂、白三烯调节剂,有时还包括有针对性的营养干预。对于严重病例,药物如色甘酸钠、酮替芬或低剂量纳曲酮可能提供额外的好处。
虽然仍被认为是一种相对罕见的疾病,但许多免疫学家认为肥大细胞激活综合症被严重低估。其多样的表现容易伪装成各种不同的疾病,包括慢性疲劳综合症、纤维肌痛、肠易激综合症和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对于经历无法解释的多系统症状的患者,特别是那些随时间波动或似乎由特定暴露触发的症状,考虑肥大细胞的联系可能会揭示之前看起来医学上无法解释的情况。随着研究的进步,这个新兴领域有望阐明许多复杂慢性疾病的机制,并提供新的治疗干预目标。
(全文结束)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全文内容涉及AI跨语种自动翻译。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