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群落微生物组由生活在我们消化道中的数万亿细菌和其他微生物组成,它越来越多地与人类健康和疾病联系在一起。耶鲁大学的一项新研究表明,最近被诊断为多发性硬化症(一种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的微生物群落微生物组与健康个体存在显著差异。
这项发表在《神经病学、神经免疫学与神经炎症》杂志上的研究发现,多发性硬化症患者的某些微生物群落细菌丰度显著不同。此外,与健康个体相比,多发性硬化症患者体内被宿主免疫球蛋白A(IgA)包被的细菌数量较少。
这些抗体由生活在肠黏膜中的免疫细胞分泌到微生物群落中,并与特定的细菌群结合,触发它们的清除。
“多发性硬化症患者体内被IgA包被的细菌数量较少,这表明宿主-微生物相互作用可能存在根本性的脱节,”该研究的主要研究者、神经病学副教授Erin Longbrake博士说。
尽管科学家们尚未发现多发性硬化症的确切原因,但新兴研究表明,来自外部环境的风险因素,如不良饮食和吸烟,可能有助于该疾病的发展。这使得微生物组成为研究多发性硬化症发展的一个有趣领域。
“微生物组既与环境又与免疫系统相交,”Longbrake说。“理论上,环境风险因素可能会使人们更容易患上多发性硬化症,因为它们改变了微生物群落中的细菌。”
研究人员招募了43名新诊断为多发性硬化症且尚未开始任何免疫疗法治疗的患者,以及42名健康对照组,所有参与者都提供了粪便样本。研究人员首先从这些样本中分离出细菌,然后将细菌分为被IgA包被的和未被IgA包被的两组,并测量了各种细菌物种的丰度。
研究发现,新诊断为多发性硬化症的患者体内被IgA包被的微生物群落细菌比例显著较低。他们还发现了这些患者微生物群落中特定细菌种类的差异。其中一些细菌已在先前的研究中被识别。例如,研究人员观察到Faecalibacterium属细菌在多发性硬化症患者中较少见,这与之前的发现一致。他们还发现了新的差异,例如Monoglobus属细菌在未经治疗的多发性硬化症患者中更为丰富。
在43名多发性硬化症患者中,有19人在开始B细胞耗竭疗法(一种破坏导致自身免疫疾病的免疫细胞的治疗方法)六个月后提供了额外的粪便样本。研究团队发现,这些患者的微生物群落微生物组更接近于健康对照组,而不是治疗前的状态。“这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关于这种药物如何治疗多发性硬化症机制的线索,”Longbrake说。
这些发现可能有助于解释为什么有些人会患上多发性硬化症而其他人不会。科学家们未来或许能够利用微生物群落微生物模式作为生物标志物,预测哪些人最有可能患病。“我们仍在分析我们的结果意味着什么,以及如何利用这些信息来改善护理,”Longbrake说。“这些都是未来需要调查的领域。”
更多信息: Vinod K. Gupta等人,《多发性硬化症患者免疫扰动后的微生物群落微生物组-宿主关系改变》,《神经病学、神经免疫学与神经炎症》(2025)。DOI: 10.1212/NXI.0000000000200355
提供者:耶鲁大学
(全文结束)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全文内容涉及AI跨语种自动翻译。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