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带来新变化,引入两种新型抗病毒药物,为流感预防和治疗增添新“武器”。下面就来唠唠新版诊疗方案,帮大家掌握流感防治科学方法。
流感病毒堪称“小恶魔”,虽个头小,但威力不容小觑。它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一个喷嚏、一声咳嗽,病毒就可能“跑”出来,钻进旁人身体,这就是流感在人群中传播极快的原因。
当流感病毒入侵人体,会先突破呼吸道防线,黏附在呼吸道上皮细胞上,接着“溜”进细胞内部。在细胞里大量复制,把细胞搅得“天翻地覆”,最终细胞“扛不住”破裂死亡,引发身体一系列反应,让我们生病。
新版诊疗方案在发病机制上有新发现,尤其是针对儿童和老年人。儿童免疫系统尚在“成长中”,面对流感病毒,身体反应可能更强烈,症状也更明显。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免疫系统“战斗力”变弱,感染流感后更易出现严重并发症。
预防流感,接种疫苗是“头号选手”,如同给身体穿上一层“铠甲”,能大幅降低感染风险。除打疫苗外,平时要保持良好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用肥皂或洗手液,按七步洗手法认真清洗,将病毒“拒之门外”。出门记得戴口罩,特别是流感高发季,去人员密集场所时,口罩能拦住不少病毒。另外,尽量少去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地方,降低感染几率。
流感常见症状中,发热、咳嗽、喉咙痛是“主力军”,还可能伴有头痛、肌肉酸痛、乏力等。不过,这些症状与其他呼吸道疾病相似,不太好区分。比如普通感冒症状相对较轻,发热一般不超 38℃,咳嗽也没那么剧烈。而流感往往来势汹汹,发热可能超 39℃,全身症状更明显。
新版诊疗方案新增临床轻型和中型分型,完善重型和危重型标准。轻型流感可能仅有轻微发热、咳嗽等症状;中型流感症状更重,发热较高,咳嗽频繁。重型和危重型流感较危险,可能出现呼吸困难、意识障碍等严重症状。了解这些,能助我们更好判断病情严重程度。
一旦出现疑似流感症状,千万别拖延,赶紧去医院。去医院前,可做些简单检查,如用体温计测体温,留意呼吸是否顺畅。到医院后,准确告知医生这些情况,方便诊断。并且,一定要按医生嘱咐合理使用抗病毒药物,别自行增减药量,这样才能让治疗效果更佳,身体更快康复。
掌握流感防治知识,做好预防与应对,守护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