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心!男子鱼刺卡喉离世,正确处理方法你知吗?

2025-01-29 10:55:01
作者:范志远
疾病:鱼刺卡喉,学科:耳鼻喉科,字数:999

近期,一则令人痛心的消息传来:一名中年男子在吃鲫鱼时被鱼刺卡住喉咙,一开始没当回事,几天后出现痰中带血症状才被家人送往医院。可此时,鱼刺已穿透食管并刺穿胸主动脉,大量出血,最终医院虽全力抢救,男子还是不幸离世。这一悲剧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小小的鱼刺卡喉,处理不当竟会酿成大祸!

鱼刺卡喉危害大,这些误区要避开

鱼刺卡喉可别小瞧,它可能带来严重后果。医学资料显示,食管穿孔的概率虽不算高,但一旦发生,会引发纵隔感染等问题,死亡率达10% - 20%;若像上述案例中胸主动脉破裂,那情况就更危急,致死率极高。

然而,很多人在鱼刺卡喉时会陷入误区。比如喝醋,有人觉得醋能软化鱼刺,可实际上,醋在咽喉停留时间短,根本无法有效软化鱼刺,反而可能刺激咽喉黏膜。还有吞饭,这会让鱼刺越扎越深,增加损伤周围组织器官的风险。专家明确指出,这些错误行为很可能导致病情加重。所以,一旦鱼刺卡喉,千万别用这些土方法,要立即停止进食,保持安静,避免因慌乱导致鱼刺位置变动,然后尽快前往医疗机构,别耽误治疗时机。

正确处理鱼刺卡喉,这些方法要记牢

首先,鱼刺卡喉后要立即停止进食,保持安静,避免因慌乱导致鱼刺位置变动。接着,尝试轻轻咳嗽,看能否将异物排出。同时,千万不要剧烈运动,防止鱼刺进一步深入。

在医院里,医生一般会通过内镜检查确定鱼刺位置,然后安全取出。多学科协作诊疗也很重要,耳鼻喉科、胸外科等科室共同参与,能确保患者得到最有效的救治。

日常生活中,预防也很关键。进餐时要细嚼慢咽,别边说话边吃饭。儿童和老年人咽喉反射功能弱,更需家人关注。比如给孩子喂鱼时,要仔细挑出鱼刺;老人吃饭时,家人多提醒几句,让他们别着急。

特殊人群需注意,这些要点要掌握

儿童和老年人属于特殊群体,在鱼刺卡喉时要格外小心。儿童用餐必须在成人监督下进行,一旦卡喉,家长别惊慌,可尝试海姆立克急救法。操作时,站在孩子身后,一手握拳,拇指顶住孩子上腹部,另一手抱住握拳的手,快速有力地向内向上冲击上腹部,重复动作,直到异物排出。

老年人吃饭要更谨慎,必要时可选择去骨鱼类。家庭成员之间要相互提醒,营造安全健康的用餐环境。大家平时也要多学习健康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掌握海姆立克急救法等基本急救技能,关键时刻能为患者争取宝贵时间。

这起悲剧再次警示我们,面对鱼刺卡喉要保持警惕,学会正确处理方法,及时就医。

7日热榜
身上长出这5种瘊子?可能是HPV感染,早发现早治疗很重要
车厘子“中毒”传闻不断,到底还能不能放心吃?
鱼刺卡喉别慌!科学处理养成好习惯很重要
为什么你总是特别容易紧张?科学揭秘背后原因与应对方法
甲流一周内可能发展成病毒性肺炎?这些症状要警惕
甲流超7天还会有传染性吗?这些情况要特别注意
宝宝感染甲流?新手爸妈必看的家庭护理与预防建议
甲流和普通感冒有何区别症状与治疗大不同
车厘子吃多了真会中毒?专家揭开真相,教你正确食用
连接医学与AI:数据标注如何革新未来医疗
同科室新闻
鱼刺卡喉别慌!科学处理养成好习惯很重要
冬季鼻窦炎高发?这些预防妙招你得知道
撞上门竟让鼻子变高了?王女士的意外美丽蜕变
总戴耳机真的会变聋?这些护耳方法你必须知道
为什么她长期头痛竟是鼻腔真菌感染这些症状你也有吗
鼻塞背后可能隐藏多种健康问题,你知道吗
鼻腔清洁很重要,多方面入手保健康
鼻咽癌南方高发,这些因素你得知道!
上海东方卫视主持人百某力鱼刺卡喉,胃肝被扎
杭州男子鱼刺卡喉自救不当,尖刺扎心险丧命
最新国内
冬季冰上活动风险多这些安全知识必知!
跑步时体力不支?到底该走走停停还是坚持跑?
染发和烫发哪个对头发伤害大?该如何避免?
为何有人睡眠少却活力满满?答案在这里!
3亿慢性疼痛患者递增女性居多,该如何应对?
肺部发现磨玻璃结节别慌!这些应对建议要知道
能跑半马却爬楼费劲?全面提升身体素质有妙招
每天睡7 - 8小时每周运动150分钟就能防癌?
世界新闻
研究调查波兰呼吸道感染ICD编码中的模糊性
在线药房婴儿潮:研究探讨老年人对在线药房的信任
解决原住民社区的环境健康挑战
社会模型导向是理解医疗保健提供者残疾歧视的关键
酵母细胞壁衍生物作为调节口腔微生物群和牙菌斑生物膜的潜在策略
达能北美开放年度肠道微生物组、酸奶和益生菌奖学金申请
非洲微生物组项目揭示全球健康新视角
黑接骨木汁可能有助于体重管理和代谢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