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广西某地发生了一起令人痛心的事件。一名白天工作繁忙的男子,选择在夜间钓鱼放松。然而,意外突然降临,他在夜钓时不幸被一条银环蛇咬伤。男子赶忙将情况分享到微信群中求助,可遗憾的是,救援人员始终未能及时找到他,从被咬伤到毒发身亡仅过去一个多小时。
银环蛇堪称中国最毒的蛇之一,其半数致死剂量(LD50)是眼镜王蛇的10倍。被它咬伤后,毒素会迅速攻击神经系统,导致呼吸肌麻痹,严重时可致人死亡。这起悲剧充分凸显了银环蛇的致命危险,也提醒我们在户外活动时要格外警惕。
银环蛇体表黑白相间的环形斑纹具有高度辨识度。它常栖息在水边、田埂等阴暗潮湿处,毒液中含有强效神经毒素α-银环蛇毒素。这种毒素会不可逆地阻断神经肌肉接头的乙酰胆碱受体,使肌肉持续处于松弛状态。被咬初期仅有轻微刺痛和麻木感,常导致患者误判伤情。随着毒素扩散,1-3小时内会相继出现眼睑下垂、言语不清、吞咽困难等症状,最终因膈肌麻痹导致呼吸衰竭而死亡。
野外活动建议穿着加厚长裤及高帮胶鞋,携带强光手电照明。尽量避免徒手翻动石块、枯木,夜间行走时注意观察地面。在水域附近活动时,可用木棍先行探路。
及时注射抗银环蛇毒血清是唯一特效疗法,需在呼吸麻痹前完成给药。医院应提前备好气管插管设备,当患者出现呼吸浅慢(<12次/分)或血氧饱和度低于90%时,立即实施机械通气。
该蛇种具有昼伏夜出特性,捕食泥鳅、黄鳝等水生生物。其毒牙较短(2-3mm),咬伤后牙痕常不明显。值得注意的是,银环蛇幼蛇毒性与成蛇相当,且更易发起攻击。
我国现有抗蛇毒血清包括: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银环蛇咬伤禁用切开排毒法,因神经毒素主要通过淋巴系统吸收,切口反而会增加感染风险。民间常用的中草药外敷、火烧伤口等处置方式不仅无效,还可能造成二次伤害。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页内容撰写过程部分涉及AI生成(包括且不限于题材,素材,提纲的搜集与整理),请注意甄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