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建议晚上10点入睡?这里有科学答案!
2025-04-05 09:05:01
作者:张熙
疾病:养生,学科:保健科,字数:1340
近期,越来越多的健康专家和医生建议晚上10点入睡。这一时间点被认为对人体修复和激素分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探讨为何晚上10点入睡对健康如此重要,并提供科学依据和实用建议,帮助读者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
中医西医双视角:为啥建议晚上10点入睡
从中医和西医两个角度来看,晚上10点入睡对健康都十分重要。中医认为,晚上10点至凌晨2点是人体修复的关键时段。《黄帝内经》中记载,人体的各个器官在特定时辰有相应的气血运行规律。此时肝胆经当令,是肝脏排毒、养血以及胆囊储存和排泄胆汁的重要时间。若能在这个时间段进入深度睡眠,就如同给身体充电,有助于养精蓄锐、恢复体力。 西医则指出,晚上9点或10点大脑开始分泌褪黑素。褪黑素就像身体的“睡眠开关”,它能调节人体的生物钟,促进深度睡眠。当我们在晚10点至凌晨2点处于睡眠状态时,可获得最佳的激素分泌和恢复效果,让身体和大脑得到充分休息。
熬夜风险早知道:晚上10点后入睡有啥危害
长期晚上10点后入睡,会给健康带来诸多风险。
- 肥胖风险增加:研究表明,睡眠不规律会影响体内生物钟,干扰食物摄取和能量代谢等生物过程。当睡眠不足时,身体内的饥饿激素会增加,使人更容易感到饥饿,尤其对高热量食物的渴望会增强。同时,代谢率会下降,身体消耗能量的能力减弱,脂肪就更容易堆积,从而导致体重上升。
- 多种疾病找上门:权威研究数据显示,睡眠不足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密切相关。睡眠不足会影响胰岛素的分泌和作用,使血糖升高,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还会导致血压升高、心律不齐,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几率。
提升睡眠有妙招:怎样改善睡眠质量
想要改善睡眠质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 避免睡前使用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发出的蓝光会抑制褪黑素分泌,影响睡眠质量。建议在睡前1小时停止使用手机、电脑等。
- 保持卧室环境舒适:卧室要安静,可使用隔音耳塞或白噪音机;温度保持在20 - 25℃左右;床铺要舒适,选择合适的床垫和枕头。
- 适当增加白天运动量:白天进行适量运动,如散步、慢跑、瑜伽等,可提高夜间睡眠质量。但要避免在睡前3小时内进行剧烈运动。
- 睡前放松活动:冥想、温水泡脚都是不错的放松方法。冥想时,找一个安静的地方,闭上眼睛,专注于呼吸,排除杂念。温水泡脚能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疲劳。
- 及时就医:如果睡眠问题持续存在,不要忽视,应及时就医,听从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规律睡眠养成记:如何建立规律的睡眠习惯
- 设定固定的作息时间:每天尽量在同一时间上床睡觉和起床,即使是周末也不要打乱节奏。这样坚持一段时间,身体的生物钟就会逐渐适应,入睡和起床都会变得更加自然。
- 制定睡前仪式:可以选择一些固定的睡前活动,如阅读一本轻松的书籍、听一段舒缓的轻音乐,让身心在这些活动中逐渐放松,更容易进入睡眠状态。
- 避免午睡过长:如果需要午睡,尽量控制在30分钟以内。午睡时间过长,会影响夜间的睡眠质量,导致晚上难以入睡或睡眠浅。
晚上10点入睡对身体健康至关重要。大家要重视睡眠,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为健康添砖加瓦!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页内容撰写过程部分涉及AI生成(包括且不限于题材,素材,提纲的搜集与整理),请注意甄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