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安的高血脂患者楚先生网购阿托伐他汀钙片时,发现这款线下药店售价179元一盒的药品,在电商平台仅售126元。扫描药品追溯码后,他震惊地发现该药已被多人多次扫描,还有外地扫码记录。商家的解释难以服众,这让楚先生对药品来源和质量忧心不已,网络购药潜在的质量风险也随之浮出水面。
从楚先生的遭遇不难看出,低价药品背后可能隐藏着“回流药”危机。所谓“回流药”,就是已经卖出去的药品又二次流入市场。这类药品经过多次转手,储存条件难以保证,药效和安全性都可能大打折扣。
对于像楚先生这样长期依靠特定药物控制病情的慢性病患者而言,使用不合格或来源不明的药品,后果不堪设想。就拿高血脂患者来说,如果服用了失效或变质的阿托伐他汀钙片,血脂水平很可能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也会随之增加。
相关研究数据更是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在某些不规范储存的情况下,药品的有效成分含量可能下降30%以上,这对治疗效果的影响不言而喻。而且,药品在不当环境存放还可能引发微生物污染等问题,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
药品追溯码本是保障药品流通可追溯的有力武器,可楚先生的经历却告诉我们,它也可能被恶意利用。当消费者发现药品追溯信息异常时,一定要提高警惕。虽说追溯码能提供一些药品流向信息,但并不能完全杜绝“回流药”。
那消费者该如何辨别药品真伪呢?除了关注价格,还有不少实用方法:
对于长期服药的人群,个人健康管理意识的建立也十分关键。以楚先生为例,他患有高血脂,定期监测血脂水平就非常重要。根据医生的指导调整用药方案,避免因贪图便宜而选择可能有风险的药品。同时,合理饮食、适量运动这些健康生活方式也不能忽视,它们能辅助控制病情发展。
楚先生的经历给我们提了个醒,网络购药虽便利,但药品质量和安全不容忽视。消费者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学会辨别药品真伪,慢性病患者更要科学管理用药行为,守护好自身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