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蜜诱惑背后:甜味剂究竟藏着哪些健康危机?

2025-04-12 09:15:01
作者:张熙
疾病:心脏病,学科:保健科,字数:1209

近期研究有了惊人发现,甜味剂可不只是“甜蜜陷阱”这么简单,它不仅可能加剧心脏健康风险,还会导致食欲增加,甚至让患癌风险上升。这些发现一公布,立刻引发了公众对甜味剂安全性的广泛关注。接下来,咱们就深入探讨这些研究的最新进展,看看个人如何从中受益、理解及应用这些新成果。

甜味剂竟成心血管“隐形杀手”

近年来,甜味剂作为低热量或无热量的食品添加剂,在全球食品、饮料和医药领域广泛应用。不过,它对健康的潜在影响也逐渐浮出水面。

瑞典卡罗琳斯卡医学院曹义海院士、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心内科张澄院士等团队合作研究发现,常见的人工甜味剂阿斯巴甜会对心血管系统造成伤害。这项研究选取了一定数量的实验对象,进行长期观察。结果显示,摄入阿斯巴甜的人群,心血管方面出现问题的概率明显高于未摄入人群。

这一研究结果给消费者敲响了警钟,在选择“零糖”产品时可得多留个心眼。尽量减少甜味剂摄入量,像蜂蜜、甜菊糖苷等天然甜味剂,或者传统糖类,都是不错的替代品。

就拿张先生来说,他平时特别爱喝“零糖”碳酸饮料,觉得既没热量又有甜味。可最近体检却查出心血管有早期病变,医生了解他的饮食习惯后,推测和长期大量摄入甜味剂有关。张先生这才意识到“零糖”并不等于健康。

甜味剂成癌症“帮凶”?

前段时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世界卫生组织(WHO)和粮食及农业组织(FAO)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发布报告,指出人工甜味剂阿斯巴甜可能威胁人体健康。《公共科学图书馆•医学》(PLOS Medicine)发表的新研究更是雪上加霜,研究对大量人群进行跟踪调查,发现常吃或常喝含人造甜味剂(如三氯蔗糖、阿斯巴甜)的食物或饮料,患癌风险会增加。

这警示大家要重新评估日常饮食中甜味剂的摄入量,多吃新鲜、天然的食物,减少加工食品的摄入。李女士就是个例子,她为了减肥,每天都喝代糖奶茶,结果体检时发现身体出现了一些癌变的迹象,医生建议她调整饮食,减少甜味剂的摄入。

甜味剂让你越吃越饿?

南加州大学的研究聚焦于禁食后饮用含人工甜味剂饮品对大脑活动的影响。研究选取了75名18至35岁的成年人,让他们在禁食后分别饮用含人工甜味剂饮品和含糖饮料。结果发现,饮用含人工甜味剂饮品的人,大脑管理食欲区域活动增强,血流量增加约3%,饥饿感比饮用含糖饮料更明显。这意味着甜味剂可能导致暴饮暴食。

所以大家要减少甜味剂摄入,选择更健康的饮品,比如白开水、鲜榨果汁。小王平时喜欢喝零卡汽水,总觉得不会胖,可每次喝完没多久就饿得不行,饭量也越来越大。后来他减少了甜味剂的摄入,饥饿感没那么强烈了,体重也慢慢稳定下来。

这些关于甜味剂的研究成果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它对心血管健康、癌症风险和食欲控制都有潜在影响。科学家们正努力探索更安全、更健康的甜味剂替代品。在此过程中,大家要保持理性,合理选择甜味剂相关产品,守护好自己的健康。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页内容撰写过程部分涉及AI生成(包括且不限于题材,素材,提纲的搜集与整理),请注意甄别。

7日热榜
香蕉是肠息肉“催化剂”吗?答案在这里!
35种易消化的食物(以及应限制或避免的难消化食物)
心源性猝死保命指南:识别征兆、预防及急救要点!
2025年15省份将为13 - 14岁女孩免费接种HPV疫苗!
甘氨酸镁的最佳服用时间以获得最大益处,据科学所说
2025年将改变医学的十项技术
为什么你总是特别容易紧张?科学揭秘背后原因与应对方法
甲流一周内可能发展成病毒性肺炎?这些症状要警惕
肺癌晚期患者服纯中药肿瘤消失,中医抗癌可行吗?
肠道微生物群在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肝疾病(MASLD)中的作用
同分类新闻
寡孢菌素D凭啥成最苦物质,又能为健康做啥?
信玖凝获批上市,为中重度血友病B患者带来新希望!
NDV - GT疗法登场!晚期癌症疾病控制率高达90%!
现有三月VS新型两年,麻省理工长效避孕针太牛!
亚洲首例基因编辑猪肾移植成功,有望解决器官短缺难题!
超85%患者受益!多种医学新疗法攻克现代顽疾
‘稻米造血’技术将缓解白蛋白供应紧张,减轻患者负担!
世界最小心脏起搏器问世,究竟有何独特优势?
脑机接口技术前景无限,呼吁各界共同推动发展!
神秘武器YCT - 529,开启男性避孕新时代?
最新国内
孩子拒绝上学?四大元凶与综合拯救策略揭秘!
想管理体重?综合措施助你开启健康体重之旅!
农村脑梗高发怎么办?这些预防康复建议请收好!
虚胖难减是湿气重惹的祸?湿气调理攻略来了!
行动起来!关注青少年钟情妄想症,护其健康成长!
揭秘:癌细胞喜欢的十种食物,你吃了几种?
李佳琦发声!普通女生医美到底该咋选?
想减肥别踩坑!科学方法才是健康王道!
世界新闻
4个修复肠道的妙招,告别胀气和腹胀
改善肠道健康的八个科学建议
九种“肠漏”症状及改善方法
研究显示没有证据表明技术会导致老年人“数字痴呆”
住院期间开始成瘾治疗有助于对抗阿片类药物滥用
数字技术可能对老年人的大脑有益
抗阻训练与蛋白质摄入可能降低GLP-1受体激动剂引起的肌肉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