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气仅8分钟就会伤血管,增加心脏病和中风风险

2025-01-22 09:50:01
作者:张熙
疾病:心血管疾病,学科:心血管科,字数:1536

最新研究有了令人意想不到的发现,愤怒情绪竟会对血管内皮功能造成不小的破坏。《美国心脏协会杂志》上,哥伦比亚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仅仅回忆愤怒的事8分钟,血管舒张功能受损就会持续40分钟。这一研究成果清晰地向我们揭示,保持心情平和对于心血管健康而言,实在是太重要了。

愤怒如何伤血管

当人陷入愤怒情绪时,身体就像被按下了某个特殊按钮,一系列生理反应便接踵而至。首先,激素分泌会出现明显的变化,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应激激素如同听到集结号的士兵,大量分泌。这些激素会使心跳骤然加快,血压也急剧上升,就好像给身体的“发动机”猛地加大了油门,让身体瞬间进入一种紧张的“战斗”状态。

与此同时,愤怒还会对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产生干扰。神经系统就像身体的“指挥官”,指挥着身体各部分做出相应反应。然而在愤怒时,这位“指挥官”的指挥出现了偏差,神经系统的调节失衡,导致血管收缩和舒张的节奏被打乱,如同原本有序的乐章变得杂乱无章。

在上述研究中,研究人员将280名志愿者精心分配到四个组别:愤怒组、焦虑组、阅读负面文章组和对照组。实验结果着实令人警醒,愤怒组的血管内皮功能受到了显著影响。血管内皮宛如血管的“内膜”,发挥着调节血管张力、维持血管内环境稳定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愤怒引发的这一系列反应,无情地让血管内皮功能受损,使得血管不再能正常工作,大大增加了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这种内在机制表明,生气时看似无形的情绪,正如同悄悄潜入身体的“小怪兽”,在不知不觉中伤害着我们的血管。

生气带来的心血管疾病风险

生气对心血管健康的威胁可不是凭空吓唬人,有实实在在的数据为其“撑腰”。有研究明确指出,在心梗发作前1小时,有15%的人曾经历过生气或情绪激动。这意味着,在相当一部分心梗突发案例中,生气或情绪激动成了诱发疾病的“导火索”。

经常生气的人面临的风险更是不容小觑。数据显示,经常生气的人,心血管死亡风险增加23%,房颤和心衰风险分别增加16%和19%。可以想象,频繁生气就像一次次重锤,敲打着心血管系统这面“警钟”,让心血管在长期的压力下苦不堪言。房颤会使心脏跳动失去正常节律,影响心脏的泵血功能,就如同钟表的指针不再按照正常节奏走动;心衰则更为严重,心脏无法有效地将血液输送到全身,导致身体各器官得不到充足的血液供应,进而影响身体的正常运转,仿佛一部机器因缺乏足够的动力而逐渐卡顿。这些数据都在向我们敲响警钟,生气对心血管健康的威胁绝不能轻视。

慢性损伤的危害

随着时间的缓缓流逝,生气带来的慢性血管损伤会如同悄然蔓延的藤蔓,一步步发展。一开始,或许只是血管内皮出现一些细微的损伤,就像给血管的“内膜”轻轻划了一道小口子。但倘若这种损伤持续存在,身体的修复机制就会不断启动。在修复过程中,脂肪、胆固醇等物质就像趁虚而入的“不速之客”,容易在损伤部位堆积,恰似杂物不断堆积在有破损的地方。

渐渐地,血管壁会变得越来越厚,弹性也逐渐降低,这便是我们常说的血管硬化。血管硬化后,血管内径变窄,血液流动变得不顺畅,就像原本宽阔奔腾的河道被堵住了一部分,水流变得缓慢而艰难。而当血管堵塞严重时,就会引发严重的后果,比如心肌梗死、脑卒中等。这些疾病一旦袭来,往往会给身体带来极大的伤害,甚至危及生命。而且,这些由生气导致的慢性血管损伤造成的后果大多是不可逆转的,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生气对血管健康的长期不良影响。

生气对血管健康有着多方面的损害,从影响血管内皮功能,到增加各类心血管疾病风险,再到造成不可逆转的慢性损伤。因此,保持心情平和、避免过度情绪波动对于维护心血管健康至关重要。大家一定要重视情绪管理,学会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守护好自身的健康。

7日热榜
身上长出这5种瘊子?可能是HPV感染,早发现早治疗很重要
车厘子“中毒”传闻不断,到底还能不能放心吃?
鱼刺卡喉别慌!科学处理养成好习惯很重要
为什么你总是特别容易紧张?科学揭秘背后原因与应对方法
甲流一周内可能发展成病毒性肺炎?这些症状要警惕
甲流超7天还会有传染性吗?这些情况要特别注意
宝宝感染甲流?新手爸妈必看的家庭护理与预防建议
甲流和普通感冒有何区别症状与治疗大不同
车厘子吃多了真会中毒?专家揭开真相,教你正确食用
连接医学与AI:数据标注如何革新未来医疗
同科室新闻
上海高血压进口原研药短缺,患者该咋办?
3分钱一片的阿司匹林肠溶片,质量究竟如何?
想预防久蹲后晕倒?快了解体位性低血压知识
心血管病为何让年轻人频频中招?快重视起来!
大学生心脏骤停获救!快重视起急救知识
重视久坐危害!快改变生活方式呵护心脏健康
重视健康!守护自己与家人的健康防线
网络购药低价背后隐患多?这些要点快知晓
警惕!流感竟会引发心肌炎,孩子中招风险更大
为什么心脏骤停多发生在清晨?这些高危时刻要注意
最新国内
冬季冰上活动风险多这些安全知识必知!
跑步时体力不支?到底该走走停停还是坚持跑?
染发和烫发哪个对头发伤害大?该如何避免?
为何有人睡眠少却活力满满?答案在这里!
3亿慢性疼痛患者递增女性居多,该如何应对?
肺部发现磨玻璃结节别慌!这些应对建议要知道
能跑半马却爬楼费劲?全面提升身体素质有妙招
每天睡7 - 8小时每周运动150分钟就能防癌?
世界新闻
研究调查波兰呼吸道感染ICD编码中的模糊性
在线药房婴儿潮:研究探讨老年人对在线药房的信任
解决原住民社区的环境健康挑战
社会模型导向是理解医疗保健提供者残疾歧视的关键
酵母细胞壁衍生物作为调节口腔微生物群和牙菌斑生物膜的潜在策略
达能北美开放年度肠道微生物组、酸奶和益生菌奖学金申请
非洲微生物组项目揭示全球健康新视角
黑接骨木汁可能有助于体重管理和代谢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