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着疼痛竟然会降低免疫力?真假一探究竟

2024-10-23 17:30:21
作者:王雅慧
疾病: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颈肩腰腿痛,学科:疼痛科,字数:1936

疼痛,已悄然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之后的第三大健康问题。在我们身边,众多人正遭受着慢性疼痛的困扰,像长期颈肩腰腿痛、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等类型极为常见。在我国,有超3亿慢性疼痛患者,这个数字还在逐年增长。然而,许多患者对自身疼痛状况知晓率低,就诊率也严重不足。很多人在疼痛来袭时,往往选择默默忍受,殊不知这背后隐藏着巨大风险。接下来我们就深入探讨关于疼痛的一系列问题,包括人们对疼痛忍受的误区、止痛药的局限性以及疼痛对身心的多重影响等。

疼痛是第三大健康问题,慢性疼痛类型多样

疼痛是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之后的第三大健康问题, 慢性疼痛是一个广泛存在却又容易被忽视的健康问题。长期颈肩腰腿痛在日常生活中极为常见,很多上班族由于长时间伏案工作,缺乏运动,颈椎和腰椎承受巨大压力,久而久之就会产生疼痛。这种疼痛可能是持续性的隐痛,也可能在劳累后突然加重。

而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是带状疱疹皮疹愈合后持续1个月及以上的疼痛,它如同隐藏在身体里的“刺”,时不时地刺痛患者。

还有像类风湿关节炎引起的关节疼痛,这种疼痛会随着病情的发展而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的关节活动能力。

此外,三叉神经痛也不容小觑,它发作起来疼痛剧烈,犹如电击一般,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 这些慢性疼痛如果长期存在,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所以我们必须重视疼痛问题,不能掉以轻心。

长期忍痛会使免疫力降低,不应一味忍受

很多人存在误区,认为身体疼痛忍忍就好,其实这种想法是非常危险的。长期忍受疼痛会让身体处于应激状态,身体的免疫系统会不断地受到影响。

从生理角度来看,疼痛会引起身体内激素失衡,例如皮质醇水平升高。皮质醇这种激素在短期内有助于应对疼痛带来的压力,但长期处于高水平会抑制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 当免疫力降低时,身体就容易受到各种病原体的侵袭,像感冒、肺炎等感染性疾病就更容易发生。

疼痛不仅会引起身体内激素失衡,还可能引发一些慢性疾病的加重,比如对于患有糖尿病的患者,长期疼痛可能导致血糖控制不佳,因为疼痛引发的应激反应会使血糖升高。

同时,还可能导致心血管系统的问题,血压波动增大。 所以,一味忍受疼痛不是坚强的表现,而是对自己健康的不负责任,一旦感觉到疼痛,尤其是疼痛长期存在,就应该采取正确的措施应对,而不是默默忍受。

止痛药并非万能,疼痛变化要就医

不是所有疼痛都能靠止痛药缓解。 止痛药虽然是缓解疼痛的常用手段,但并非万能药。例如,阿司匹林、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常见止痛药,它们对于轻度的疼痛,如头痛、轻度的肌肉疼痛等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但是对于一些严重的疼痛,像癌症晚期的疼痛或者是神经受损引起的剧痛,这些常规止痛药可能就收效甚微。

值得一提的是不同类型的疼痛需要不同的治疗方法。如果是外伤引起的疼痛,可能需要先处理伤口,防止感染,单纯依靠止痛药是不行的。 当疼痛程度突然加重时,这可能意味着身体内部的病变在发展,比如原本是轻度的胃痛,如果疼痛加剧,可能是胃部炎症加重或者出现了溃疡等更严重的问题。

疼痛部位发生变化也是一个重要的信号,例如胸痛如果从胸部中央转移到肩部,可能是心脏疾病的表现。

所以,当出现这些情况时,一定要及时就医,通过医生的专业检查,如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来确定病因,然后进行针对性的治疗,而不能盲目依赖止痛药。

疼痛影响身心,应正确对待

疼痛不仅给身体带来痛苦,还会影响精神方面。 当身体长期处于疼痛状态时,患者的心理会逐渐发生变化。焦虑情绪常常会悄然滋生,患者会对自己的健康状况过度担忧,担心疼痛无法缓解,对未来充满不安。

比如,一个长期受头痛困扰的患者,可能会每天都在担心头痛会不会再次发作,这种担忧会影响到他的日常生活,使其无法集中精力工作或者学习。 抑郁情绪也可能随之而来,患者会对自己的生活失去兴趣,感觉自己的身体像是被疼痛困住了一样,没有活力。

长期的疼痛还会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进一步加重精神方面的负担。因为睡眠不足会导致情绪更加不稳定,形成恶性循环。 所以,对待疼痛不能仅仅着眼于身体上的缓解,还要关注精神层面的影响。正确的态度应该是积极寻求治疗疼痛的方法,同时也要注意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必要时可以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综上所述,疼痛作为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之后的第三大健康问题,对我们的健康有着多方面的影响。我们了解到常见的慢性疼痛类型多样,长期忍受疼痛会降低免疫力,止痛药有其局限性,而且疼痛对身心都会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我们要摒弃对疼痛忍受的错误观念,正确认识疼痛的危害,提高对慢性疼痛的认知,在面对疼痛时及时就医,采取正确的态度对待疼痛,这样才能更好地维护自身的健康。

7日热榜
身上长出这5种瘊子?可能是HPV感染,早发现早治疗很重要
车厘子“中毒”传闻不断,到底还能不能放心吃?
甲流一周内可能发展成病毒性肺炎?这些症状要警惕
鱼刺卡喉别慌!科学处理养成好习惯很重要
为什么你总是特别容易紧张?科学揭秘背后原因与应对方法
甲流超7天还会有传染性吗?这些情况要特别注意
甲流和普通感冒有何区别症状与治疗大不同
车厘子吃多了真会中毒?专家揭开真相,教你正确食用
宝宝感染甲流?新手爸妈必看的家庭护理与预防建议
2025年流感高峰来袭!如何应对这波感染潮
同科室新闻
3亿慢性疼痛患者递增女性居多,该如何应对?
极度疼痛真的会让人丧失理智吗?科学揭示背后的真相
超3亿国人受慢性疼痛困扰,这些预防知识要知道!
疼痛就医易挂错科室,不同疼痛挂号有讲究
超六成中老年人受慢性病疼痛困扰?如何有效应对
最新国内
冬季冰上活动风险多这些安全知识必知!
跑步时体力不支?到底该走走停停还是坚持跑?
染发和烫发哪个对头发伤害大?该如何避免?
为何有人睡眠少却活力满满?答案在这里!
3亿慢性疼痛患者递增女性居多,该如何应对?
肺部发现磨玻璃结节别慌!这些应对建议要知道
能跑半马却爬楼费劲?全面提升身体素质有妙招
每天睡7 - 8小时每周运动150分钟就能防癌?
世界新闻
研究调查波兰呼吸道感染ICD编码中的模糊性
在线药房婴儿潮:研究探讨老年人对在线药房的信任
解决原住民社区的环境健康挑战
社会模型导向是理解医疗保健提供者残疾歧视的关键
酵母细胞壁衍生物作为调节口腔微生物群和牙菌斑生物膜的潜在策略
达能北美开放年度肠道微生物组、酸奶和益生菌奖学金申请
非洲微生物组项目揭示全球健康新视角
黑接骨木汁可能有助于体重管理和代谢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