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心脏骤停多发生在清晨?这些高危时刻要注意

2025-01-24 09:35:01
作者:范志远
疾病:心脏骤停,学科:心血管科,字数:2135

《中国心脏骤停报告》指出,心脏骤停在一天中的高发时段是上午6点至9点,高发人群方面,男性集中在60 - 89岁,女性为80 - 89岁,高发季节则是1月至3月和10月至12月。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深入探寻心脏骤停背后那些需要我们了解的知识吧。

上午6点至9点为何是心脏骤停高发时段

清晨,当阳光逐渐洒向大地,我们的身体内部其实正经历着一系列微妙而关键的变化。就拿血压波动来说,经过一夜的沉睡,清晨时分人体血压会出现“晨峰现象”。此时,交感神经就像被闹钟唤醒的小闹钟,兴奋起来,促使血管收缩,血压也随之快速上升。这种如同过山车般突然的血压大幅波动,对心血管系统而言,无疑是一次强烈的冲击。那些原本就存在血管病变,或是心脏功能不太好的人,他们的心脏在这样的压力下,就像不堪重负的骆驼,很容易被压垮,心脏骤停的风险也因此大大增加。

激素分泌的变化同样不容小觑。清晨时分,体内的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激素如同活跃的小精灵,分泌量开始增加。这些激素的增加会让心跳加快,心肌收缩力也变强,心脏的负担自然就加重了。要是心脏本身就隐藏着一些潜在问题,比如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等,那么在激素变化的刺激下,就如同平静湖面投入巨石,很容易引发心脏骤停这一危险状况。

再看看我们清晨的生活习惯,这里面也藏着不少影响心脏的因素呢。很多人早上起床动作过于急促,从沉睡状态一下子快速起身,这就好比让身体的血液循环突然遭遇“急刹车”,很难一下子适应过来,血压也就瞬间出现波动。特别是老年人,他们的血管弹性变差,就像老化的橡皮筋,这种血压波动带来的危害就更大了。还有早餐前后的身体状态,有些人因为各种原因不吃早餐,身体处于低血糖状态,心脏的正常能量供应就会受到影响;而有些人早餐吃得过于油腻、过饱,这会使血液变得更加黏稠,就像胶水一样,心脏泵血的负担加重,心脏功能也会受到影响,心脏骤停的发生几率也就跟着上升了。

不同性别高发年龄段差异的原因

从生理结构角度看,男性的心脏相对较大,就像一台功率更大的发动机,工作量也更大。随着岁月的流逝,60 - 89岁的男性,心脏在长期的高负荷运转下,就像一辆长期超载行驶的汽车,更容易出现心肌劳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等问题。而且男性的血管相对较粗,但血管壁相对较厚,一旦发生病变,血管狭窄、堵塞的风险就更高,这无疑让这个年龄段的男性心脏骤停风险增加。

女性在80 - 89岁时,身体的各项机能就像逐渐老化的机器,大幅衰退。尤其是绝经后,女性体内激素水平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雌激素分泌减少,就像失去了一位守护心血管系统的忠诚卫士,对心血管系统的保护作用减弱。雌激素本是维持血管内皮细胞完整性的“小能手”,能减少脂质沉积和炎症反应。雌激素水平下降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就像坐了火箭一样上升,心脏骤停的几率自然也跟着增加。

外部因素也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60 - 89岁的男性,往往处在事业和家庭的关键时期,工作压力如同沉重的大山,应酬也多。长期的精神紧张,再加上抽烟、喝酒、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就像一把把小刀,不断地对心脏造成损害。而80 - 89岁的女性,可能由于身体机能下降,活动量减少,身体代谢变慢,脂肪就像调皮的孩子,到处堆积,导致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纷纷找上门来,这些疾病都是引发心脏骤停的危险因素。

寒冷季节与心脏骤停的紧密联系

寒冷的季节,就像一个冷酷的“杀手”,对心血管系统有着极大的影响。寒冷的空气如同冰冷的触手,刺激人体血管收缩,仿佛给血管“套上了紧箍咒”。血管收缩后,管腔变窄,血流的阻力增大,心脏为了保证血液能正常供应到身体各处,就像一位努力的“快递员”,不得不加大力量泵血,这无疑让心脏的负担大大加重。要是心脏本身功能就不太好,长期处于这种高负荷状态下,就像长期过度运转的机器,很容易出现故障,引发心脏骤停。

同时,寒冷天气还会让血液变得更加黏稠。在低温环境里,人体的水分通过呼吸、皮肤等途径悄悄散失,而补充水分又相对不足,血液中的水分减少,血液就像熬稠的粥一样,变得更加黏稠。黏稠的血液流动速度减慢,就像在狭窄河道里流淌的河水,很容易形成血栓。一旦血栓堵住心血管,就像交通堵塞一样,可能引发心脏骤停。

在高发季节,不同人群都得好好做好心脏保护措施。老年人外出时一定要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戴上帽子、围巾、手套等,千万别让头部、颈部、手部等暴露在寒冷空气中,就像给身体穿上一层温暖的铠甲。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按时服药,定期监测血压、血糖等指标,不能有丝毫马虎。年轻人也别觉得自己身体好就掉以轻心,即使身体素质不错,在寒冷天气也要注意适当增添衣物,别长时间待在寒冷环境里,减少剧烈运动,防止心脏过度劳累,让心脏能轻松地“工作”。

了解心脏骤停高发时段、高发人群及高发季节特点是非常重要的。这样我们就能在这些关键时段和情况下,提前做好预防措施,为心脏健康筑牢防线。更关键的是,公众要积极掌握心肺复苏技能,这可是在心脏骤停紧急情况发生时能够及时施救的“救命法宝”。每个人多学一分技能,就可能多挽救一条宝贵的生命,让我们携手一起守护生命健康,为身边的人撑起一片安全的天空。

7日热榜
身上长出这5种瘊子?可能是HPV感染,早发现早治疗很重要
车厘子“中毒”传闻不断,到底还能不能放心吃?
甲流一周内可能发展成病毒性肺炎?这些症状要警惕
鱼刺卡喉别慌!科学处理养成好习惯很重要
为什么你总是特别容易紧张?科学揭秘背后原因与应对方法
甲流超7天还会有传染性吗?这些情况要特别注意
甲流和普通感冒有何区别症状与治疗大不同
车厘子吃多了真会中毒?专家揭开真相,教你正确食用
宝宝感染甲流?新手爸妈必看的家庭护理与预防建议
2025年流感高峰来袭!如何应对这波感染潮
同科室新闻
上海高血压进口原研药短缺,患者该咋办?
3分钱一片的阿司匹林肠溶片,质量究竟如何?
想预防久蹲后晕倒?快了解体位性低血压知识
心血管病为何让年轻人频频中招?快重视起来!
大学生心脏骤停获救!快重视起急救知识
重视久坐危害!快改变生活方式呵护心脏健康
重视健康!守护自己与家人的健康防线
网络购药低价背后隐患多?这些要点快知晓
警惕!流感竟会引发心肌炎,孩子中招风险更大
爱生气为何让中风风险大增?揭秘情绪与健康的关系
最新国内
冬季冰上活动风险多这些安全知识必知!
跑步时体力不支?到底该走走停停还是坚持跑?
染发和烫发哪个对头发伤害大?该如何避免?
为何有人睡眠少却活力满满?答案在这里!
3亿慢性疼痛患者递增女性居多,该如何应对?
肺部发现磨玻璃结节别慌!这些应对建议要知道
能跑半马却爬楼费劲?全面提升身体素质有妙招
每天睡7 - 8小时每周运动150分钟就能防癌?
世界新闻
研究调查波兰呼吸道感染ICD编码中的模糊性
在线药房婴儿潮:研究探讨老年人对在线药房的信任
解决原住民社区的环境健康挑战
社会模型导向是理解医疗保健提供者残疾歧视的关键
酵母细胞壁衍生物作为调节口腔微生物群和牙菌斑生物膜的潜在策略
达能北美开放年度肠道微生物组、酸奶和益生菌奖学金申请
非洲微生物组项目揭示全球健康新视角
黑接骨木汁可能有助于体重管理和代谢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