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宝宝“爆炸”伤眼!这些安全建议务必牢记

2025-01-27 09:20:01
作者:范志远
疾病:眼外伤,学科:眼科,字数:1198

随着冬天来临,许多怕冷的市民纷纷使用暖宝宝等发热产品来取暖。然而,近日一起意外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学生小任在家写作业时,手中的暖宝宝突然“爆炸”,碎片溅到右眼,导致角膜和结膜灼伤、眼周皮肤损伤。经医院检查确认,虽然伤情不算严重,但仍需接受专业治疗以防止可能的并发症。这一事件再次提醒公众,在享受便利的同时,必须重视暖宝宝等发热产品的安全使用问题。

暖宝宝的安全隐患与使用误区

暖宝宝通常通过内部化学反应产生热量,正常使用时相对安全可靠。但此次小任过度揉捏暖宝宝,致使产品内部结构受损,最终引发“爆炸”。近年来,类似案例时有发生。相关数据显示,因使用不当导致暖宝宝引发的意外事故呈上升趋势,这反映出部分消费者对暖宝宝的正确使用方法缺乏了解。

常见的使用误区有不少。长时间让暖宝宝直接接触皮肤,可能导致低温烫伤;将暖宝宝放置在尖锐物品附近,尖锐物可能划破包装,造成内部物质泄漏,增加危险系数。这些不当行为都在给安全埋下隐患。

眼外伤的危害及其紧急处理措施

眼部受伤后,疼痛、视力模糊、红肿是常见症状。眼睛极其脆弱和敏感,一旦受伤,可能引发一系列严重问题,所以及时就医至关重要。

专家提醒,发生眼外伤要立刻前往正规医疗机构。若自行处理,很可能加重病情。正确的急救步骤如下:

曾有患者眼外伤后未及时就医,结果感染发炎,最终造成永久性视力损害,令人追悔莫及。

如何正确选择和使用暖宝宝

挑选暖宝宝,要选质量可靠的品牌。优质产品包装完整,没有破损、漏气现象;生产日期较新,能保证内部化学物质的活性。

正确使用也有讲究:

一些实用小贴士:可以把暖宝宝放在衣物外层,不要直接接触皮肤;睡觉时不建议使用,睡眠中可能不自觉挤压或长时间接触皮肤,增加风险。另外,家长要特别关注孩子使用暖宝宝,务必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提升个人及家庭健康意识

每个家庭成员都应提高对日常用品潜在风险的认识,特别是在冬季取暖方面。不仅要关注自身安全,也要关心身边人的健康状况,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家庭防护措施很重要:

大家还要积极传播正确的健康理念,让身边人都掌握科学生活方式,共同营造安全健康的居住环境。

这起不幸事件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希望大家吸取教训,重视安全,守护好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

7日热榜
身上长出这5种瘊子?可能是HPV感染,早发现早治疗很重要
车厘子“中毒”传闻不断,到底还能不能放心吃?
鱼刺卡喉别慌!科学处理养成好习惯很重要
为什么你总是特别容易紧张?科学揭秘背后原因与应对方法
甲流一周内可能发展成病毒性肺炎?这些症状要警惕
甲流超7天还会有传染性吗?这些情况要特别注意
宝宝感染甲流?新手爸妈必看的家庭护理与预防建议
甲流和普通感冒有何区别症状与治疗大不同
车厘子吃多了真会中毒?专家揭开真相,教你正确食用
连接医学与AI:数据标注如何革新未来医疗
同科室新闻
寒假将至!这份儿童近视防控建议请查收
20%!长时间侧卧玩手机竟有这等视力风险
想保护身心健康?快来养成正确玩手机姿势
男子眼中取出4条线虫!结膜吸吮线虫病咋防?
常见眼疾如何影响视觉又该如何防治?
我国2180万青光眼患者567万致盲,你还不重视?
预防屈光参差!快改掉侧卧玩手机等不良习惯
摘下眼镜就听不清?揭秘视觉与听觉的奇妙互动
吃甜食真的会导致近视加深吗?这些问题你必须知道
长时间暗中玩手机会增加青光眼风险?这些护眼习惯你做到了吗
最新国内
冬季冰上活动风险多这些安全知识必知!
跑步时体力不支?到底该走走停停还是坚持跑?
染发和烫发哪个对头发伤害大?该如何避免?
为何有人睡眠少却活力满满?答案在这里!
3亿慢性疼痛患者递增女性居多,该如何应对?
肺部发现磨玻璃结节别慌!这些应对建议要知道
能跑半马却爬楼费劲?全面提升身体素质有妙招
每天睡7 - 8小时每周运动150分钟就能防癌?
世界新闻
研究调查波兰呼吸道感染ICD编码中的模糊性
在线药房婴儿潮:研究探讨老年人对在线药房的信任
解决原住民社区的环境健康挑战
社会模型导向是理解医疗保健提供者残疾歧视的关键
酵母细胞壁衍生物作为调节口腔微生物群和牙菌斑生物膜的潜在策略
达能北美开放年度肠道微生物组、酸奶和益生菌奖学金申请
非洲微生物组项目揭示全球健康新视角
黑接骨木汁可能有助于体重管理和代谢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