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后催吐隐患大!这些正确解酒方法快收藏

2025-01-29 11:00:01
作者:范志远
疾病:消化道异物,学科:急诊科,字数:1013

近期,四川绵阳发生了一件揪心事儿。一名女子饮酒后身体不适,想用牙刷催吐缓解,哪成想,竟意外把 19 厘米长的牙刷掉进了胃里。察觉到情况不妙,女子赶忙前往医院。好在医生紧急处理,成功取出了牙刷。医生表示,这种情况十分罕见,幸好送医及时,要是牙刷掉进肠道,可能就得进行外科手术了。这件事也让大家把目光聚焦到不正确催吐行为带来的健康风险上。

酒后催吐致牙刷入胃,这些风险需警惕

用牙刷这类非医疗工具催吐,危害不容小觑。它极易让异物进入消化道,还可能损伤食道、胃部等深层器官。就像这次事件中的长牙刷,要是卡在消化道里,可能引发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危及生命。医学研究统计显示,每年因不当催吐而紧急就医的人数众多,其中不乏严重病例。

频繁催吐的危害可不止这些。它会损害口腔和牙齿健康,导致牙齿松动、牙龈出血等问题。同时,催吐会打乱身体的电解质平衡,影响心脏正常功能,引发各种心脏问题。而且酒精本就对身体有伤害,再加上不当催吐,对身体的损害简直是“雪上加霜”。所以,饮酒过量不舒服时,一定要选择安全的方法缓解症状。

饮酒过量别慌,正确应对有良策

日常生活中,喝酒过量的情况时有发生,掌握正确应对方法至关重要。首先,可以适量喝点水,稀释体内酒精浓度,加快酒精代谢排出体外。同时,找个舒适的地方适当休息,让身体更快恢复,减轻不适。要是情况比较严重,一定要及时寻求专业医疗帮助,比如拨打急救电话或者去附近诊所。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评估并治疗。

在等待救援的时候,有几点要留意。千万不要随便吃药,除非有专业人士指导。也别吃油腻食物,不然会加重肠胃负担。还有,要保持平躺,头稍微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堵塞呼吸道。这些看似简单的措施,关键时候能保障自己的安全。

提升健康意识,预防类似事件再现

为避免类似的危险情况再次出现,提高个人和家庭成员的健康意识很有必要。家长要做好榜样,聚会时适量饮酒,并给孩子讲讲合理饮酒的知识。家庭里可以定期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比如一起看健康科普视频、读相关文章,增强大家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认识。

当身边有人饮酒过量时,我们要重视起来,不能轻视或忽视。学习一些基本急救知识,能提高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像海姆立克急救法,就是解除气道阻塞的有效办法。另外,记住附近医疗机构的位置和联系方式,紧急时刻就能快速求助。

此次事件给大家敲响了警钟,社交时别忘了关注身体健康。不当催吐风险大,科学解酒才是正途。

7日热榜
身上长出这5种瘊子?可能是HPV感染,早发现早治疗很重要
车厘子“中毒”传闻不断,到底还能不能放心吃?
甲流一周内可能发展成病毒性肺炎?这些症状要警惕
鱼刺卡喉别慌!科学处理养成好习惯很重要
为什么你总是特别容易紧张?科学揭秘背后原因与应对方法
甲流超7天还会有传染性吗?这些情况要特别注意
甲流和普通感冒有何区别症状与治疗大不同
车厘子吃多了真会中毒?专家揭开真相,教你正确食用
宝宝感染甲流?新手爸妈必看的家庭护理与预防建议
2025年流感高峰来袭!如何应对这波感染潮
同科室新闻
冬季冰上活动风险多这些安全知识必知!
鱼刺卡喉别轻视!正确处理及预防方法快收藏
航班儿童卡喉敲响警钟!重视急救做好预防
男子用白糖敷烫伤似有效,民间偏方真安全可行?
84岁大爷冬季蒸桑拿险丧命,热射病竟发生在冬天!
千钧一发!特警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挽救女子生命
误服抗生素险些致命!你真的了解安全用药吗?
寒冬泡澡竟引发致命热射病?这个教训太深刻了
冬季泡澡也能中暑?热射病离我们并不遥远
男子误触氢氟酸手指被腐蚀,这起事故敲响安全警钟
最新国内
冬季冰上活动风险多这些安全知识必知!
跑步时体力不支?到底该走走停停还是坚持跑?
染发和烫发哪个对头发伤害大?该如何避免?
为何有人睡眠少却活力满满?答案在这里!
3亿慢性疼痛患者递增女性居多,该如何应对?
肺部发现磨玻璃结节别慌!这些应对建议要知道
能跑半马却爬楼费劲?全面提升身体素质有妙招
每天睡7 - 8小时每周运动150分钟就能防癌?
世界新闻
研究调查波兰呼吸道感染ICD编码中的模糊性
在线药房婴儿潮:研究探讨老年人对在线药房的信任
解决原住民社区的环境健康挑战
社会模型导向是理解医疗保健提供者残疾歧视的关键
酵母细胞壁衍生物作为调节口腔微生物群和牙菌斑生物膜的潜在策略
达能北美开放年度肠道微生物组、酸奶和益生菌奖学金申请
非洲微生物组项目揭示全球健康新视角
黑接骨木汁可能有助于体重管理和代谢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