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不少人在大风天里明显感觉到格外寒冷。这一现象背后主要是“风寒效应”在起作用。当空气流动速度加快,人体周围原本起到保温作用的空气层会不断被新来的冷空气替代,热量也随之被带走。风速越快,热量散失得就越快、越多,人也就会感觉越冷。比如,在 -10℃的气温条件下,要是风力达到 5 级,体感温度会骤降至 -20℃;而当气温为 5℃、相对湿度固定在 40%时,7 级大风会让体感温度降到 2.5℃,9 级大风时更是只有 1.8℃,寒冷感急剧上升。
风寒效应对人体健康有着不容小觑的影响。它不只是让人在大风天里感觉更加寒冷,还会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在寒冷天气中,人体血管会收缩,这会导致血压升高,心脏负担加重,从而容易诱发心血管疾病。有研究表明,寒冷天气中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会显著上升。同时,寒冷还会使呼吸道黏膜的抵抗力下降,大大增加感冒、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几率。例如,每年冬季大风天气增多时,医院里感冒和支气管炎患者的数量也会明显增加。对于个人来说,这些健康问题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给身体带来痛苦。
从原理上看,人体在正常情况下会通过自身代谢产生热量,这些热量会在身体周围形成一个相对温暖的空气层,起到一定的保温作用。然而,大风天气破坏了这个空气层。快速流动的空气不断地将人体周围的暖空气带走,同时带来冷空气,使得人体热量持续散失。而且,风速越大,空气流动越快,热量散失的速度也就越快。另外,人体的皮肤表面有很多感受器,当感受到寒冷时,会将信号传递给大脑,大脑就会让人产生更冷的感觉。这种生理反应机制在大风天会更加明显,进一步加剧了寒冷的感受。
为了应对大风天的寒冷和预防可能出现的健康问题,人们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
大风天因“风寒效应”让人感觉更冷,且会带来诸多健康隐患,大家要积极防护,保护好自己和家人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