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流感风险高,这些预防措施你必须知道

2025-01-25 09:10:01
作者:范志远
疾病:流感,学科:呼吸科,字数:1793

春运马上就要到啦,这个时候人员流动量那可是大幅攀升,流感传播的风险也随之水涨船高。北京市疾控中心针对旅途中预防流感贴心地给出了健康建议,像成都等其他地区也不甘落后,纷纷行动起来,不仅着重强调了春运期间预防流感的重要性,还给出了一系列具体措施。大家可得把这事儿放在心上,好好做好预防,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地出行呀。

春运流感风险为何高

春运期间,那可真是人口大规模流动的热闹时候。全国各地的人们都在这个特殊时刻踏上归乡或者出游的旅途。这么多人从五湖四海汇聚到一起,在火车站、汽车站、机场这些交通枢纽,到处都是人头攒动、密密麻麻的人群。不同地区的人身上说不定就携带着各种各样的流感病毒,一旦聚集在一块儿,简直就给病毒传播搭建了一个绝佳的“舞台”。

而且呀,在交通工具里面,空间相对封闭,通风情况也不太理想。就拿火车来说吧,一节车厢里满满当当全是人,空气就像被“凝固”了一样,很难畅快地流通。飞机也是如此,狭小的机舱空间里,人们长时间待在其中,呼出的废气、携带的病菌都在这个有限的小空间里不断积聚。流感病毒可狡猾啦,它能通过飞沫传播,一个感染了流感的人要是打个喷嚏或者咳嗽一声,飞沫中的病毒就会像小恶魔一样在这个封闭空间里迅速扩散开来,周围的人一不小心就可能“中招”被感染。这背后隐藏着不小的公共卫生隐患呢,一旦流感大规模爆发传播,不仅会打乱大家精心安排的出行计划,还可能像一颗大石头扔进平静的湖面,给医疗系统带来巨大的压力,让更多人遭受流感的折磨和侵害。

个人防护要点解读

首先呢,一定要勤洗手。咱们的手每天要接触好多东西,像公共交通工具上的扶手、电梯按钮等等,这些地方都可能悄悄残留着流感病毒。要是我们不及时洗手,然后又用这双“脏手”去触摸眼睛、鼻子或嘴巴,那病毒可就像找到了“秘密通道”,趁机溜进我们的身体,引发感染。所以呀,勤洗手就像给我们的双手穿上了一层“防护衣”,能有效去除手上的病菌,大大降低感染风险。

其次,要尽可能减少在人群密集场所停留的时间,尤其是那些又封闭又通风不好的地方。在这些地方,流感病毒就像活跃的小怪兽,浓度高,传播速度还特别快。我们在那儿停留的时间越长,就好比在“病毒包围圈”里待得越久,接触到病毒的几率自然就越大。而且选择通风较好的区域也非常有必要,良好的通风就像给这个空间打开了一扇“健康之门”,能让新鲜空气欢快地涌进来,把带有病毒的飞沫稀释掉,降低病毒在空气中的浓度,从而减少我们感染的可能性。

最后,如果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一定要赶紧佩戴好口罩,然后及时去就医。佩戴口罩就像是给我们的口鼻筑起了一道“防护墙”,可以防止自己的飞沫到处传播,避免传染给身边的其他人。及时就医呢,能让医生尽早发现问题、诊断病情并进行治疗,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要是拖着不治疗,自己身体肯定难受得不行,而且还可能在旅途中成为“病毒传播源”,把病毒传染给更多人。

接种疫苗的关键作用

各地疾控部门都苦口婆心地建议公众接种流感疫苗,这可不是随便说说,是有重要原因的。流感疫苗就像我们身体免疫系统的“训练教官”,能够刺激我们的身体,让身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当真正的流感病毒气势汹汹地入侵时,这些抗体就能像训练有素的士兵一样迅速冲上前去,发挥作用,阻止病毒在我们体内大量繁殖,从而有效预防流感发病。

就算不小心还是感染了流感,接种过疫苗的人症状也会相对轻一些。比如说,没有接种疫苗的人可能会高热不退,浑身一点儿力气都没有,甚至得卧床休息好多天,生活和工作都受到严重影响;而接种过疫苗的人呢,可能只是出现轻微的发热、咳嗽等症状,对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干扰就小得多。

不过呀,有些人对疫苗接种存在一些误解,觉得接种疫苗会有副作用,或者认为自己身体倍儿棒,不会感染流感,所以就不愿意接种。其实呀,这些想法都是没有科学依据的。流感疫苗可是经过了大量严谨的临床试验,安全性是完全有保障的。而且每个人都不能对流感掉以轻心,都有可能感染,接种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春运期间预防流感,需要我们每个人从防护措施和疫苗接种等多方面入手。大家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仔仔细细做好防护,该接种疫苗的就别犹豫,赶紧去接种。这样不仅能守护好自己的健康,也能让身边的亲朋好友少一些感染的风险。让我们都积极行动起来吧,一起营造一个健康、温馨的旅途环境,欢欢喜喜过大年。

7日热榜
身上长出这5种瘊子?可能是HPV感染,早发现早治疗很重要
车厘子“中毒”传闻不断,到底还能不能放心吃?
鱼刺卡喉别慌!科学处理养成好习惯很重要
为什么你总是特别容易紧张?科学揭秘背后原因与应对方法
甲流一周内可能发展成病毒性肺炎?这些症状要警惕
甲流超7天还会有传染性吗?这些情况要特别注意
宝宝感染甲流?新手爸妈必看的家庭护理与预防建议
甲流和普通感冒有何区别症状与治疗大不同
车厘子吃多了真会中毒?专家揭开真相,教你正确食用
连接医学与AI:数据标注如何革新未来医疗
同科室新闻
肺部发现磨玻璃结节别慌!这些应对建议要知道
重视!肺癌第二大诱因氡气该如何预防?
呼吸道传染病好转别放松!这些防护要点要牢记
想预防流感?快掌握新版诊疗方案防治知识
预防甲流正当时!这些关键要点一定要知道
春节期间呼吸道传染病高发?这些防控要点要牢记!
应对呼吸道感染,正确用药与管理很关键!
惊!甲流康复过早洗澡复发风险竟增加30%!
应对甲流有妙招:多休息、物理降温、及时用药
得过甲流还会二次感染?这些预防措施你必须知道
最新国内
冬季冰上活动风险多这些安全知识必知!
跑步时体力不支?到底该走走停停还是坚持跑?
染发和烫发哪个对头发伤害大?该如何避免?
为何有人睡眠少却活力满满?答案在这里!
3亿慢性疼痛患者递增女性居多,该如何应对?
肺部发现磨玻璃结节别慌!这些应对建议要知道
能跑半马却爬楼费劲?全面提升身体素质有妙招
每天睡7 - 8小时每周运动150分钟就能防癌?
世界新闻
研究调查波兰呼吸道感染ICD编码中的模糊性
在线药房婴儿潮:研究探讨老年人对在线药房的信任
解决原住民社区的环境健康挑战
社会模型导向是理解医疗保健提供者残疾歧视的关键
酵母细胞壁衍生物作为调节口腔微生物群和牙菌斑生物膜的潜在策略
达能北美开放年度肠道微生物组、酸奶和益生菌奖学金申请
非洲微生物组项目揭示全球健康新视角
黑接骨木汁可能有助于体重管理和代谢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