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3亿国人受慢性疼痛困扰,这些预防知识要知道!

2024-10-24 15:44:45
作者:姚篮
疾病:慢性疼痛,学科:疼痛科,字数:1740

在中国,慢性疼痛影响着众多民众的健康。据统计,超3亿国人正受其困扰,且患者数量逐年递增。我们需要深入探讨慢性疼痛相关的健康知识,这其中知晓疼痛科就诊的症状意义、中老年人预防慢性疼痛的特殊注意点、带状疱疹及后遗神经痛的预防措施以及保健习惯对预防疼痛疾病的积极意义等方面至关重要。这些知识有助于我们应对慢性疼痛这一常见病症,提升全民健康水平。

一、应到疼痛科就诊的症状

1.头疼是常见的疼痛症状之一。偏头痛常常表现为单侧头部搏动性疼痛,可能伴有恶心、呕吐、畏光、畏声等症状。紧张性头痛则多为双侧头部紧箍样疼痛。当出现这些头疼症状时,可能需要到疼痛科就诊。

2.颈肩腰腿痛在日常生活中也很常见。长时间伏案工作、不良坐姿或站姿等都可能引发。例如,颈部疼痛可能放射到肩部和上肢,腰部疼痛可能影响到下肢活动。如果这种疼痛持续不缓解,就应考虑到疼痛科。

3.神经痛如带状疱疹性神经痛,在疱疹出现之前就可能有疼痛症状。这种疼痛较为剧烈,呈刺痛、烧灼样痛等。一旦出现这种神经痛,要警惕并及时就医。

二、中老年人预防慢性疼痛的特殊注意点

在预防慢性疼痛方面,中老年人若有慢性病等基础病,发生疼痛性疾病风险更高,要更注意预防。我们平时可通过一些简单动作自查肩颈健康。

伸手透过后脑勺摸另一侧耳朵这个动作。如果做起来困难,可能提示肩部的柔韧性不够,肩部肌肉可能存在紧张或劳损的情况。 - 这时候就需要注意对肩部肌肉进行放松,比如可以进行简单的肩部拉伸运动,像双手在身体前方交叉后向身体两侧拉伸。

胳膊垂直上举感受斜方肌拉伸。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感觉斜方肌特别紧绷或者疼痛,可能说明斜方肌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可以通过按摩斜方肌来缓解,按摩时从颈部底部开始,沿着斜方肌的走向向下按摩。

双手向后方合十背向脊柱正中位置。如果完成吃力,可能表明肩颈的关节活动度受限。平时可以多做一些转动颈部和肩部的运动,如顺时针和逆时针转动颈部,每个方向转动5 - 10圈。

三、带状疱疹及后遗神经痛的预防措施

1.保持健康生活习惯方面。规律作息是关键。每天保证7 - 8小时的睡眠,有助于维持身体的正常免疫功能。适度运动。像散步、太极拳等运动,既可以增强体质,又能缓解压力。每周可以进行3 - 5次,每次30分钟左右的散步。合理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如富含维生素C的橙子、柠檬等,可以增强免疫力。少吃辛辣、油腻食物。

2.对于符合条件的中老年人群接种带状疱疹疫苗。接种疫苗可以有效降低带状疱疹及后遗神经痛的发生风险。接种前要向医生咨询自己的身体状况是否适合接种。

3.出疹24到72小时内进行足量抗病毒治疗。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伐昔洛韦、泛昔洛韦等可以有效抑制病毒复制。治疗期间要注意休息,避免搔抓皮疹部位,防止感染。

四、保健习惯对预防疼痛疾病的积极意义

1.合理饮食。保证营养均衡。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如瘦肉、鱼类、豆类等,有助于维持肌肉和骨骼的健康。增加钙的摄入。牛奶、酸奶、豆制品等都是钙的良好来源,可以预防骨质疏松,减少因骨骼问题导致的疼痛。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除了前面提到的维生素C,维生素D可以促进钙的吸收,维生素B族对神经系统的健康有益。

2.适度运动。有氧运动。除了前面提到的散步、太极拳,游泳也是不错的选择。游泳可以锻炼全身肌肉,减轻关节的压力。力量训练。对于年轻人来说,可以适当进行一些简单的力量训练,如俯卧撑、仰卧起坐,有助于增强肌肉力量,支撑身体骨骼。柔韧性训练。像瑜伽等运动可以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减少肌肉拉伤等风险。

3.控制压力。学会放松技巧。深呼吸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放松方法,深吸气5 - 10秒,然后缓慢呼气,重复几次。培养兴趣爱好。绘画、书法等兴趣爱好可以转移注意力,缓解压力。保持良好的社交关系。与家人、朋友多交流互动,分享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也有助于减轻心理压力。

慢性疼痛是一个影响众多国人健康的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来应对。了解疼痛科就诊的症状、特殊人群的预防重点、特定疾病的预防措施以及日常保健习惯的重要性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防慢性疼痛的发生,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7日热榜
身上长出这5种瘊子?可能是HPV感染,早发现早治疗很重要
车厘子“中毒”传闻不断,到底还能不能放心吃?
甲流一周内可能发展成病毒性肺炎?这些症状要警惕
鱼刺卡喉别慌!科学处理养成好习惯很重要
为什么你总是特别容易紧张?科学揭秘背后原因与应对方法
甲流超7天还会有传染性吗?这些情况要特别注意
甲流和普通感冒有何区别症状与治疗大不同
车厘子吃多了真会中毒?专家揭开真相,教你正确食用
宝宝感染甲流?新手爸妈必看的家庭护理与预防建议
2025年流感高峰来袭!如何应对这波感染潮
同科室新闻
3亿慢性疼痛患者递增女性居多,该如何应对?
极度疼痛真的会让人丧失理智吗?科学揭示背后的真相
疼痛就医易挂错科室,不同疼痛挂号有讲究
超六成中老年人受慢性病疼痛困扰?如何有效应对
忍着疼痛竟然会降低免疫力?真假一探究竟
最新国内
冬季冰上活动风险多这些安全知识必知!
跑步时体力不支?到底该走走停停还是坚持跑?
染发和烫发哪个对头发伤害大?该如何避免?
为何有人睡眠少却活力满满?答案在这里!
3亿慢性疼痛患者递增女性居多,该如何应对?
肺部发现磨玻璃结节别慌!这些应对建议要知道
能跑半马却爬楼费劲?全面提升身体素质有妙招
每天睡7 - 8小时每周运动150分钟就能防癌?
世界新闻
研究调查波兰呼吸道感染ICD编码中的模糊性
在线药房婴儿潮:研究探讨老年人对在线药房的信任
解决原住民社区的环境健康挑战
社会模型导向是理解医疗保健提供者残疾歧视的关键
酵母细胞壁衍生物作为调节口腔微生物群和牙菌斑生物膜的潜在策略
达能北美开放年度肠道微生物组、酸奶和益生菌奖学金申请
非洲微生物组项目揭示全球健康新视角
黑接骨木汁可能有助于体重管理和代谢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