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不少看似平常的习惯却可能悄悄损害我们的肠胃健康。据统计,近年来肠胃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与不良生活习惯密切相关。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说说7个常见伤肠胃的坏习惯,以及该如何改善。
白天胃酸分泌较多,夜晚相对较少。要是白天空腹时间过长,胃酸没有食物可消化,就会直接刺激胃黏膜。长期饮食不规律,肠胃正常的消化吸收功能被打乱,胃肠疾病风险也大大增加。研究表明,约30%的肠胃病患者都存在饮食不规律的问题。
为了保护肠胃,我们要养成定时定量进餐的好习惯,保持三餐规律。要是两餐间隔时间长,感觉饿了,也可以适当加餐,但要注意控制分量。
炸鸡、烧烤这类高油高盐食物,吃起来确实让人直呼过瘾,可对胃黏膜的伤害不容小觑。医学研究发现,经常食用这类食物的人群,患胃炎、胃溃疡的风险比普通人高出40%。
为了肠胃健康,我们要减少加工食品的摄入,做饭时多选择蒸煮炖等清淡少油的烹饪方式,同时还要控制调味品的用量,减轻肠胃负担。
酒精里的乙醇会直接损伤胃黏膜,破坏其表面的黏液层。当酒精饮品度数超过20度,每小时饮用量超过100毫升时,胃黏膜就可能“受伤”。短时间大量饮酒,还可能引发急性胃出血,甚至需要去医院治疗。
所以,饮酒一定要适量。成年男性每天纯酒精摄入量别超过25克,女性减半。要是本身胃就不舒服,最好戒酒,或者咨询一下医生的建议。
吃饭时聊天,会让我们吞下过多空气,从而导致胃胀气、打嗝。而且吃饭时分心,食物咀嚼不充分,唾液和食物混合不好,消化效率受影响,胃部负担也会加重。
正确的做法是专心吃饭,细嚼慢咽。这样既能享受美食,又能让肠胃更好地工作。
一次性吃太多,肠胃正常的消化能力就会被打乱,胃排空速度受影响,负担加重,还可能引发胰腺炎等严重问题。
想避免暴饮暴食,我们要制定合理的膳食计划,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控制食量,吃到七分饱就行。另外,要改掉情绪化进食的习惯,压力大的时候,不妨试试运动、冥想等方式来缓解。
吃饭速度太快,食物在口腔里没充分咀嚼就进到胃里,口腔的初步消化过程被阻碍,胃也要花更多力气处理这些“粗糙”的食物颗粒。
建议大家放慢吃饭速度,每口饭嚼20次以上,给大脑足够时间接收饱腹信号。这样既能防止吃多,还能提高营养吸收率。
膳食纤维对肠道蠕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是摄入不够,容易便秘,进而影响整个消化系统的健康。
成人每天应摄入25 - 30克膳食纤维,全谷物、豆类、绿叶蔬菜等都是很好的来源。多吃这些食物,能促进肠道健康,预防便秘和其他消化系统疾病。
肠胃健康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养成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才能预防肠胃疾病。希望大家都能重视起来,从现在开始改变,守护好自己的肠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