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吃晚饭减肥弊端多,科学减肥才是正道!

2025-03-11 09:35:01
作者:张熙
疾病:胃病,学科:营养科,字数:1190

近期,不吃晚饭减肥的话题再度引发热议。北京协和医院的专家明确提醒,这种阶段性节食方法不可靠,长期戒掉晚餐后再恢复进食,体重会迅速反弹,还会给身体带来诸多危害。接下来,让我们深入了解其中缘由。

惊!不吃晚饭减肥竟是伪科学

不吃晚饭减肥在当下成为一种流行趋势,很多人这么做是希望能快速看到体重下降的效果。但北京协和医院的专家直接否定了这种减肥方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其实,不吃晚饭减掉的大多是水分而非脂肪。人体在缺水时,体重会快速下降,但只要补充水分,体重就会回升。而且,身体长时间处于饥饿状态,新陈代谢会变慢,后续即便恢复正常饮食,消耗的能量也会减少,体重自然容易反弹。更严重的是,长期不吃晚饭还可能造成脏器损伤,给身体健康埋下隐患。

长期不吃晚饭,这些危害你知道吗

长期不吃晚饭对身体危害极大:

  1. 引发胃病:人体在正常的晚餐时间会分泌胃酸来消化食物,如果没有食物摄入,胃酸就会刺激胃黏膜,时间长了,就可能导致胃炎、胃溃疡等疾病。
  2. 影响第二天状态:晚餐能为人体提供夜间所需的能量,如果缺乏这部分能量,第二天人会感到疲倦、注意力难以集中,工作和学习效率都会受到影响。
  3. 导致暴饮暴食:长时间的饥饿感会让人在后续进食时难以控制食量,从而引发暴饮暴食,使体重进一步增加。有研究表明,长期节食后暴饮暴食的人群,体重反弹率高达70%以上。

科学饮食计划,开启健康减肥之旅

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陈伟分享了一些科学减肥方法。 首先,调整三餐比例很关键。一般来说,早餐应占全天热量的30%,午餐占40%,晚餐占30%。早餐要吃好,保证营养丰富,可以选择鸡蛋、牛奶、全麦面包等;午餐要吃饱,多摄入蛋白质和蔬菜;晚餐要吃少,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如蔬菜汤、清蒸鱼等。 同时,增加运动量也必不可少。每周可以进行3 - 5次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每次运动30分钟以上。此外,还可以结合一些力量训练,如深蹲、俯卧撑等,帮助增加肌肉量,提高基础代谢率。 曾经有一位上班族,按照科学饮食计划调整三餐,并且每周坚持运动,3个月就成功减重10公斤。

定制专属健康生活方式,轻松瘦下来

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生活习惯不同,饮食计划也应因人而异。比如,体力劳动者需要更多的碳水化合物来补充能量,而办公室职员则要注意控制脂肪和糖分的摄入。

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极端节食。可以采用定时定量的方法,每天在固定的时间进食,每餐吃到七八分饱。饮食要多样化,保证摄入各种营养素。

减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持续性和耐心。不要因为短期内看不到效果就放弃,只要坚持科学的方法,就一定能实现健康减肥的目标。

不吃晚饭减肥弊端多,科学减肥才是正道。遵循专业人士指导,制定适合自己的健康生活方式,关注健康,从现在改变!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页内容撰写过程部分涉及AI生成(包括且不限于题材,素材,提纲的搜集与整理),请注意甄别。

7日热榜
国家卫健委发布减肥指南,各地区专属食谱大揭秘!
想提高睡眠质量?试试这些综合方法!
甘氨酸镁的最佳服用时间以获得最大益处,据科学所说
各年龄段最佳睡眠时长,你睡对了吗?
35种易消化的食物(以及应限制或避免的难消化食物)
黄金12秒地震保命指南,学会这些方法关键时刻能救命!
新报告发现41种婴儿配方奶粉中有34种含有毒素——你需要知道的信息
心源性猝死保命指南:识别征兆、预防及急救要点!
40岁女性生育别怕!做好这些要点实现健康生育
甲流一周内可能发展成病毒性肺炎?这些症状要警惕
同分类新闻
敏感肌选卸妆产品有妙招,这些要点要记牢!
小红书洗头排期攻略真的适合所有人吗?
家长必看!引导孩子健康饮食的有效方法!
减少微塑料摄入,这些实用建议你一定要知道!
遵循传统饮食智慧,掌握这些健康生活建议!
科学减肥:别只看早晚体重差,关注整体更重要!
钟南山揭秘广东喝汤误区,这样吃汤和肉才健康!
健身前先吃还是练后再吃?答案在这里!
走路10分钟竟有这么多好处,不同人群都适用!
钟南山院士的三条饮食秘籍,你知道几个?
最新国内
挖野菜热潮下,做好五点保障野菜食用安全!
守护甲状腺健康的妙招,你知道几个?
乐事薯片含致癌物,这些远离添加剂秘籍快收藏!
四大妙招教你远离霉菌性肺炎,守护家庭健康!
古西医奇葩疗法VS现代医学科学应对,谁更靠谱?
应对脑雾有妙招,做好这些让大脑重焕活力!
05后学殡仪专业,如何应对身心挑战?
呼吁关注肝癌新疗法钇90微球,为健康保驾护航!
世界新闻
心脏健康第一蔬菜,据心脏病专家所述
肠道微生物群可能影响神经退行性疾病
更美味的元素饮食治疗肠道疾病
放屁的气味揭示了肠道健康的秘密
8种营养专家推荐的健康又美味的饮品
新癌症研究强调酸奶的益处,但如果是无乳制品呢?
皮肤微生物如何影响免疫、炎症和慢性皮肤病
改善肠道微生物群功能可能延缓1型糖尿病的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