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浙江省余姚市妇幼保健院眼科门诊来了位45岁的杨先生。他因左眼一直不舒服前来就诊。医生仔细检查时,竟发现他眼球内有异物,一番精细处理后,从他眼中取出了4条白色线虫!这些线虫被确诊为结膜吸吮线虫。杨先生很疑惑,自己平时既不吃生食,也不养宠物,怎么会这样?想来想去,推测大概是夏天时,一只飞进左眼的苍蝇导致了感染。这事儿实在罕见,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
结膜吸吮线虫特别“偏爱”犬类的眼睛,把那里当成主要“窝点”,其次猫、兔等动物的眼睛也是它们常出没之处。而这种寄生虫能“搬家”到人眼,靠的就是果蝇这个“运输大队长”。当果蝇接触人的眼睛时,就可能把幼虫带进去。
一旦感染,眼睛可就“遭罪”啦!会出现炎症,总感觉有东西在眼睛里“捣乱”,分泌物也增多。要是情况严重起来,视力都可能受影响,这可不是小事!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计的数据显示,近年来结膜吸吮线虫感染呈上升趋势,在农村地区尤其常见。为啥农村“中招”的多呢?因为农村的环境相对更适合果蝇、苍蝇等昆虫生存繁殖。
不同人群对这种寄生虫的“抵抗力”有差异。儿童和老年人更容易“被盯上”。小朋友卫生意识薄弱,经常用手揉眼睛,这就给了寄生虫可乘之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眼部的防御能力变弱,也容易被感染。
要想眼睛安安稳稳,日常眼部卫生得做到位。勤洗手是关键,手上各种细菌“扎堆”,用脏手揉眼睛,就像是给细菌“敞开大门”,让它们能长驱直入眼睛。而且要尽量控制自己,别老用手揉眼睛,眼睛痒了,不妨用干净的纸巾轻轻擦拭。
夏天一到,昆虫活跃起来,得有点特别措施。出门可以戴上防护眼镜,给眼睛加层“保护罩”;出汗后及时清洁面部,别让汗水“吸引”来昆虫。
家庭环境卫生也不容忽视。定期打扫房间,清理角落的杂物,让苍蝇等害虫没地方“落脚”。垃圾要及时倒掉,保持垃圾桶清洁,不给害虫提供“口粮”。
要是感觉眼睛不舒服,或者发现有异常,可千万别自己瞎折腾。比如用不知名的药水滴眼睛,或者试图自己把异物弄出来,这些做法可能会让情况更糟糕。正确做法是赶紧去医院,让专业医生检查治疗。
了解这类疾病对个人健康太重要啦!很多疾病在早期发现,治疗起来比较轻松。就像结膜吸吮线虫病,早点发现,早点治疗,就能避免视力受损等严重后果,这就是“预防胜于治疗”的道理。
在家庭里,可以养成定期体检的好习惯。一家人定期去做个体检,及时发现潜在健康问题。平时也要多留意家人身体状况,要是谁眼睛不舒服或者有其他异常,能及时察觉。
学习基本医学常识也很有必要,特别是眼部健康护理知识。知道怎么保护眼睛,遇到问题心里就不慌。家长要多给孩子讲讲正确的卫生习惯,像饭前便后洗手、不随便揉眼睛等。从小培养孩子的健康生活方式,让他们受益终身。
这次事件给咱提了个醒,日常细节藏着健康风险,重视眼部卫生,才能守护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