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高血压已然成为一个极为普遍的健康问题。相关数据显示,18岁以上的高血压患者人数已增至2.45亿,其中45 - 59岁和60岁以上居民患病率分别达37.8%和59.2%,这表明45岁以上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已接近六成。高血压与脑卒中(中风)关系密切,超半数的中风病例由高血压引发,目前我国40岁以上人群中已有1242万人正在与脑卒中抗争。这一严峻的健康状况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高血压的高患病率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饮食方面来看,高盐饮食是常见因素。许多人日常饮食中盐分摄入过多,像腌制食品、咸味零食等都含盐量高。例如,一根普通香肠所含盐分可能就超一天推荐摄入量,过量盐会使身体保留更多水分,增加血容量,从而升高血压。过度饮酒也对血压有不良影响,酒精进入人体会刺激血管收缩,长期大量饮酒还可能影响心脏功能,酗酒者血压更易升高。摄入过多饱和脂肪也不利于血压控制,动物油脂、油炸食品饱和脂肪含量高,常吃会使血液黏稠度增加,影响血液循环,导致血压升高。
在生活习惯方面,缺乏运动是现代人面临的普遍问题。长期不运动,身体新陈代谢减缓,肌肉得不到锻炼,血管弹性会逐渐下降。例如,整天坐在办公室不活动的人,患高血压风险相对较高。长期精神紧张也是血压升高因素,现代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人们经常处于紧张、焦虑状态,这种情绪会使身体分泌肾上腺素等激素,导致心跳加快、血管收缩,血压升高。
此外,年龄增长会使血管壁逐渐失去弹性变得僵硬,进而容易导致血压升高,这就像老化的水管对水流阻力增大一样。遗传因素在血压升高中也起作用,家族中有高血压患者,其亲属患高血压的几率比其他人高。
既然高血压患病率如此之高,那么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健康管理来预防就显得尤为重要。
健康管理预防高血压可从多方面入手。
健康饮食方面,增加蔬果摄入很有益。蔬菜水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有助于血压控制。比如每天吃一个苹果,苹果中的钾元素有助于促进钠的排出,从而降低血压。选择健康的烹饪方式也很关键,尽量采用蒸、煮、炖等方式,减少油炸、油煎。例如蒸出来的鱼,既保留营养,又减少油脂摄入。适量摄入蛋白质也是必要的,可以选择瘦肉、鱼类、豆类等优质蛋白质,像豆腐是植物性蛋白质的良好来源,含有多种对身体有益的成分。
适量运动对预防高血压有很大帮助。有氧运动是不错的选择,如快走,简单易行,每天坚持快走30分钟以上,能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血管弹性。游泳也是很好的运动方式,游泳时全身肌肉运动,可有效促进血液循环,减轻心脏负担。运动时要注意循序渐进,开始时不要过度劳累,要根据自身身体状况逐渐增加运动强度。
心理调节同样不容忽视。学会放松自己很重要,比如在工作间隙进行深呼吸练习,慢慢吸气再缓缓呼气,每次练习几分钟就能缓解紧张情绪。培养兴趣爱好也有助于减轻精神压力,像绘画、书法等爱好能让人专注于一件事,忘却烦恼。
除了上述常见的健康管理方式,还有其他健康生活方式有助于远离高血压威胁。
控制体重方面,首先要计算自己的体重指数(BMI),了解是否超重。BMI = 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如果BMI超过24,就需要注意控制体重了。合理安排饮食,减少高热量食物摄入,增加运动量,通过消耗多余热量达到控制体重目的。例如,可以减少晚餐主食量,增加蔬菜摄入。
戒烟也非常必要。吸烟会损害血管内皮细胞,使血管收缩,增加血压升高风险。戒烟虽困难,但可采用辅助方法,如使用戒烟贴、口香糖等。同时要远离二手烟环境,即使自己不吸烟,长期处于二手烟环境中也会对血压产生不良影响。
规律作息对血压控制有益。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每天睡眠时间应在7 - 8小时左右,良好的睡眠有助于身体新陈代谢和激素调节。养成固定的作息时间,早睡早起,避免熬夜。
对于30岁以上成年人,除了每年测量一次血压之外,还有其他自我健康管理方式来尽早发现高血压隐患。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是重要的一方面。除了测量血压,还可以检查血脂、血糖等指标,因为高血压往往与高血脂、高血糖等疾病相伴,了解这些指标有助于全面评估健康状况。进行心电图检查也很必要,心脏功能与血压密切相关,通过心电图可以发现一些心脏早期的异常情况。
另外,注意身体症状也能帮助发现高血压隐患。经常头晕可能是血压升高信号,如果经常在无其他明显原因情况下感到头晕,就需要关注血压情况了。头痛也是需注意的症状,特别是持续性头痛,可能是血压波动引起的。心慌、心悸也可能与血压异常有关,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应该及时测量血压,必要时去医院检查。
总之,高血压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健康问题,特别是4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接近六成这一现象十分严峻。我们应充分了解血压升高的因素,积极采取健康管理措施,如健康饮食、适量运动、心理调节等,30岁以上成年人还应做好自我健康管理以便早发现隐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预防高血压,保障自身的身体健康。